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246篇
综合类   491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基于遥感反演长江中游地区悬浮泥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泥沙定量研究对于调查长江的水质、地貌、生态环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长江中游武汉地区2012~2013年14幅不同时相的Landsat 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采样悬浮泥沙浓度数据,分析了悬浮泥沙遥感定量反演方法,数据处理中针对ETM+SLC OFF影像缝隙问题,采用自适应局部回归匹配算法(ALR)进行影像自动恢复处理,在波段选择中对悬浮泥沙浓度和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传统关系建模方法和高斯模型方法对比,比较悬浮泥沙定量反演模型,利用实测验证数据对反演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ALR可以有效的获取悬浮泥沙敏感波段的遥感光谱反射率;(2)ETM+Band3悬浮泥沙浓度的高斯模型相关系数最高,通过对比得到模型反演的验证精度较高,研究证明遥感定量反演适合于长江流域武汉段泥沙含量大范围监测  相似文献   
72.
不同粒径泥沙理化特性对磷吸附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大兴南海子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了0.147~0.246 mm(细砂)、0.074~0.147 mm(极细砂)、0.0385~0.0740 mm(粉粒)和<0.0385 mm(粉粒粘粒混合物)4种粒径泥沙对磷的吸附行为,并采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有机质(OM)、Fe、Al、Ca、Mn和TP含量对磷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南海子不同粒径泥沙的吸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过程(R2>0.90)。粒径对单位质量泥沙吸附磷量具有明显影响,粉粒粘粒混合物>粉粒>细砂>极细砂。总体上,泥沙有机质(OM)、TP、Fe、Al、Ca和Mn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且粘粒对其影响较大。不同粒径泥沙(OM)、Fe、Al、Ca和Mn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均对单位质量泥沙最大吸附量(Xm)和饱和吸附量(Cse)具有正效应,其中Al含量对该参数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泥沙对磷的吸附行为可能受到粒径和化学成分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3.
活性半焦用于油田含油污水除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经济廉价的半焦为原料,制备用于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吸附剂。采用高温焙烧活化、水蒸气活化、高压水热活化以及硝酸、氢氧化钾活化等方法对半焦进行活化处理,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除油率来评价活化效果,重点讨论了氢氧化钾活化条件对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OH与半焦质量比为6∶1,80℃浸渍3 h,550℃焙烧1.5 h时,制备的活性半焦吸附除油效果最好,除油率可以达到75.6%;活性半焦对油的吸附符合Freund lich吸附方程。利用酸碱滴定法对样品表面酸碱官能团进行分析,发现KOH活化后半焦表面碱性亲油官能团明显增多;通过SEM对半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KOH活化后半焦产生大量有利于吸附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74.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人类活动,历史地震及地形因子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最,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人口的增加使下游决溢频率增大,人口低谷与决溢频率的低值时段相应,历史上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与下游决溢频率的减小相伴发生。北移则导致决溢频率的增大,历史地震对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有一定的影响,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这种分异与平原地貌条件的沿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76.
77.
丙纶吸油材料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士杰 《化工环保》1990,10(2):87-92
采用丙纶吸油材料从含油工业废水中吸附分离和回收油类物质,可根据废水的初始状况、最终要求、水流流量等因素,选用适合的净化处理方法。文中介绍了几种适合于一般的、高浓度的、大流量的、乳化态的、固相悬浮物高的含油废水净化处理方法,处理后净化水的油浓度可降至1—5毫克/升甚至1毫克/升以下。  相似文献   
78.
用尿素和甲醛作为主要原料合成脲醛树脂季胺盐和脲醛树脂叔胺盐。采用WEMCO浮选模型机和自行设计的模拟现场充气浮选的气浮设备及现场污水对絮凝浮选剂除油、除悬浮物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另外,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了脲醛树脂叔胺盐的结构,并用凝胶色谱法测定了其分子量。  相似文献   
79.
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带有有害物质和较高的热值,既需处理又可综合利用,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含油污泥处理与利用和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处理装置技术落后,不配套,多数污泥未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浪费。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列举了含油污泥的性质及危害。“九五”期间应积极开展先进工艺设备的引进推广工作,特别在含油污泥的脱水干燥、污油回收和绿化利用上,可推广江汉、中原油田的先进工艺设备,使含油污泥达到无害化乃至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80.
孙卫东 《灾害学》1995,10(1):28-31
黄河口水动力作用的最显著特点是径流方向(WE)和潮流方向(SN)近于垂直。这一特点有利于三角洲的横向扩展;但另一方面,由于沿岸流导演发育,加快了河口沉积速度,促进了拦门沙的发育,使河口处的河床抬高,泄流不畅,不利于黄河口外水下河道的自然下切延伸,最终诱发改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