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32.
分析了总氮测定过程中影响空白值的一些因素及控制方法。总氮测定过程中,消解温度和时间、蒸馏水纯度、试剂选用和存放时间、器皿洁净度等等均会影响到试验空白吸光值。笔者提出采用消解温度控制在120~124℃、消解时间在45 min、空白样消解后加入蒸馏水、选用分析纯试剂、试剂存放时间小于7 d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试验空白吸光值。  相似文献   
33.
中国长三角背景点冬季大气棕碳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长三角城市群背景点大气棕碳(brown carbon,BrC)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本研究采集并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下风向地区上海崇明岛2018年12月~2019年1月大气PM2.5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甲醇萃取的棕碳在波长365 nm处的吸光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s,Abs365,M)平均为(5.39±3.33)M-1·m-1,是水萃取棕碳的1.3倍,且二者均随pH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显示大气颗粒物酸度较弱时有利于棕碳光吸收.冬季Abs365和单位质量吸光效率(mass absorption efficiency,MAE365)均呈现出夜高昼低的变化趋势,且夜间Abs365与左旋葡聚糖呈强线性相关(R2=0.72),说明生物质燃烧排放大量的吸光性物质是导致夜间Abs365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冬季硝基芳香族化合物(nitro-aromatic compounds,NACs)和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1.5±1.1)ng·m-3和(8.3±4.7)ng·m-3,作为棕碳重要的发色基团,二者在365 nm波长处对BrC的吸光贡献分别为0.1%和0.067%.正交矩阵源解析(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分析表明,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等燃烧源的直接排放是冬季崇明岛棕碳的主要来源,贡献达56%,其次是二次生成棕碳,占比为24%,而道路扬尘源仅占6%.  相似文献   
34.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Cr^6+和Cr^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盐酸和硫酸介质中,蒸馏分离Cr^6 ,碘化钾溶液吸收,分光光度法测Cr^6 ;Cr^3 用高氯酸氧化后,以同样方法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e为6.1×10^4。  相似文献   
35.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洗涤剂,在加入亚甲蓝溶液后,需用三氯甲烷多次萃取洗涤,操作繁琐,不适合大批量样品测定。今简化成用三氯甲烷重复萃取两次(每次15mL)。将此萃取液通过洗涤液反洗一遍,再用三氯甲烷10mL萃取洗涤液1次,作吸光值测定。  相似文献   
36.
对称二苯基偶氮羰肼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铬(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芝  张瑾  杨春霞 《环境科学》1995,(4):64-66,18
研究了对称二苯基偶氮碳肼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0.15mol·L-1的硫酸介质中,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存在下,显色反应灵敏。560nm处,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9.74×104,Cr(VI)含量在0—1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6%一103.2%,RSD<4.34%。该法用于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一光度法测定水样中Cr(VI),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7.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问题,2019年10月15—2020年3月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采用四通道大气颗粒物采样仪每23 h进行1次细颗粒物(PM2.5)样品采集,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有机碳(WSOC)、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对比分析了甲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光特性.结果显示,采样期间PM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6.21—325μg·m-3,其中有41 d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轻度污染及以上的标准,占总天数的64%,说明运城市冬季污染严重.其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和有机质为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39.6%、29.7%(优良天),38.9%、30.8%(轻-中度污染),40.4%、29.1%(重度污染),38.9%、26.5%(严重污染). NO3-是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离子,并且4个时期NO3  相似文献   
38.
液相化学过程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引起了学界对大气化学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反应复杂性,反应机制、产物特性及对SOA质量的贡献还没有完全理解.本文选择四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EG)为前体物,系统地研究了初始浓度(0.03、0.3和3 mmol·L-1)的EG液相·OH氧化形成的液相二次有机气溶胶(aqSOA)特性的影响.用黑炭-气溶胶质谱(SP-AMS)测定aqSOA产率和氧化特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IC)测定产物和低分子有机酸.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类腐殖质(HULIS)等表征光吸光产物的形成.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浓度(mmol·L-1)下aqSOA的O/C都表现为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而升高,分别在0.42~0.61(0.03 mmol·L-1)、0.49~0.84(0.3 mmol·L-1)和0.49~0.63(3 mmol·L-1)之间变化.SP-AMS测定aqSOA组分发现高初始浓度时二聚体(C16H18 O2+,m/z 302)量明显高,说明高浓度下更容易发生聚合反应.UV-vis分析表明,随光氧化反应的进行,250 nm处吸光明显增强,可能是由于250 nm处新的吸光性产物生成所致.反应过程中生成的HULIS浓度不断升高,与UV-vis测定的300~400 nm区域内吸光度增强结论一致,说明水相反应形成了棕色碳.IC检测到产物中含有小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醇酸和草酸,其中甲酸浓度最高.GC/MS检测到aqSOA中含酮、单聚体和二聚体等,说明发生了官能团化和聚合化过程.  相似文献   
39.
采用溶胶-活性炭浸渍法制备了Bi-Ti-O体系光催化剂,并以XRD、SEM、UV-Vis DRS对其进行表征。以在紫外光照射下对甲基橙的降解评价其光催化活性,分别考察了不同Bi/Ti比及煅烧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其光催化性能由粒径、吸光性能等共同影响。煅烧温度的提高使其在紫外区吸光性能有所下降,光催化活性相应降低。随着Bi含量的增加,在500℃时其禁带宽度有增加趋势,其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而温度的升高,也使样品逐渐烧结团聚,降低了其光催化活性。在Bi/Ti比为5∶5和7∶3,煅烧温度为500℃时,由于Bi2O3、Bi2Ti2O7和Bi4Ti3O12三相共生共存,其混晶效应使得在紫外区的吸收明显增强,相应地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测定吸光系数的方法,用重氮化偶合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对苯二胺和对硝基苯胺的混合组份.用本法测定,其标准偏差:对苯二胺为0.94μg,对硝基苯胺为0.83μg;变异系数对苯二胺为2.62×10~(-2),对硝基苯胺为2.46×10~(-2),其回收率:对苯二胺为96×10~(-2),对硝基苯胺为90×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