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4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3123篇
安全科学   771篇
废物处理   502篇
环保管理   306篇
综合类   5728篇
基础理论   1045篇
污染及防治   1748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58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文章论述了家庭生活水的氡浓度水平、生活用水对室内氡的贡献、水的使用过程中室内氡行为以及含氡水的使用与辐射照射剂量的关系等问题。指出家庭生活水的氡浓度高时,是室内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来源。对氡浓度特别高的家庭用水,建议先用活性炭等进行吸附后再使用。  相似文献   
922.
基于Berthollet反应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硝基铁氰化钾存在下,氨在氢氧化钠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反应,其产物靛酚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吸附波,NH3-N在0.003~0.22mg/L内,导数峰电流与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于环境水中NH3-N的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105%,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23.
啤酒酵母吸附Cu^2+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Cu2+离子的可行性及反应条件对去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啤酒酵母处理Cu2+,在起始浓度ρ0为20~400mg/L的范围内,吸附量w为2.98~12.03mg/g,说明用啤酒酵母去除重金属Cu2+是可行的.吸附反应在10~2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最适反应温度(θ)和pH分别为15~20℃和4.0~6.0,酵母细胞有一最适投加用量.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的分析表明,η与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与酵母细胞种类关系较小;k值与酵母种类和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24.
采用无机羟基铝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天然蒙脱石进行无机及复合改性。在吸附过程中研究了反应时间、投加量和pH等变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研究,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式。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傅里叶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未改性及改性蒙脱石进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羟基铝及复合改性蒙脱石对As(V)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pH为4~10,初始砷浓度为2 mg/L,改性蒙脱石对As(V)的去除率接近99%。吸附机理主要为羟基铝表面络合吸附和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925.
TAIC(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过氧化物交联或自由基反应交联的助交联剂被广泛应用。由于TAIC性质稳定难于生物降解,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处理TAIC生产废水,并考察了铁炭比、进水pH值、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TAIC降解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影响微电解工艺的因素主次关系为:pH>Fe/C质量比>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进水pH值为5,铁炭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135 min时,COD的去除率达到46%以上,TAIC的去除率达到48%以上。TAIC去除机理研究表明,微电解对TAIC废水的作用主要通过·H的还原和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其中·H的还原作用是TAIC降解的主要原因。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铁炭微电解法处理TAIC的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通过建立模型并拟合出了TAIC降解的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26.
黄菖蒲和狭叶香蒲根系对氮磷的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常规耗竭法,研究了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和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均可采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2种植物根系对NH4+、NO3-和H2PO4-的亲和力(Km)和最大吸收速率(Vmax)有显著差异。吸收H2PO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说明黄菖蒲具有嗜磷特性,并能够适应广范围浓度的H2PO4-环境,适宜用于污染水体磷的去除;吸收NO3-时,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较低的Km值,表明狭叶香蒲可用于广范围浓度NO3-污染的水体修复;吸收NH4+时,黄菖蒲根系具有较低的Vmax值和Km值,而狭叶香蒲根系具有较高的Vmax值和Km值,说明黄菖蒲适宜用于NH4+污染较轻水体的修复,而在NH4+污染较重水体中宜选用狭叶香蒲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927.
罗平  田英 《化工环保》2013,33(1):6-9
以天然膨润土为吸附剂,还原吸附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以(NH42FeSO4为还原剂吸附效果最佳;在还原剂加入量为理论值的0.8倍、膨润土加入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 ℃、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 mg/L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可达99.6%,处理后模拟废水中总铬质量浓度低至0.003 mg/L。天然膨润土对Cr(Ⅵ)的还原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28.
颗粒状污泥活性炭流化床吸附处理含铜矿山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祥云  朱泮民 《化工环保》2013,33(4):312-315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了颗粒状污泥活性炭吸附剂。在自制的流化床吸附装置上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含铜矿山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6、吸附剂加入量15g/L、废水循环流量6.0L/min、吸附时间120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废水中Cu2+去除率达98.2%。  相似文献   
929.
麻质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u~(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麻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粉状活性炭,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Cu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起始pH值、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起始Cu2+质量浓度等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和活性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活性炭对Cu2+的吸附率在60 min内超过50%,初始浓度在10~50 mg/L时,活性炭对Cu2+的吸附量与起始浓度近似成正比。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udlich模型。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了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分析表明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可能是吸附Cu2+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930.
贾鹏  俞马宏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733-2737
利用二沉池污泥进行吸附柠檬酸盐络合铜实验。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液固比以及pH值对吸附的影响,同时对比污泥吸附前后FTIR光谱推测吸附主要基团。结果表明,吸附速率受多种机制共同影响;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污泥吸附柠檬酸盐络合铜动力学数据;增加液固比,总铜去除率下降;偏酸性环境下污泥对络合铜吸附效果较优;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红外光谱特征分析表明,污泥含有的—OH、酰胺基、—COO-、硅酸盐物质可能是污泥吸附络合铜的主要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