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504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0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个快速RPHPLC同时测定水体中NO_3~-和NO_2~-的新方法。使用UV210检测,磷酸为流动相,最低检出量(S/N=2):NO_3~-为0.08ng,NO_2~-为0.6ng。文章对流动相的pH及浓度进行了优化并对某地自来水及城市排放水进行了测定。全部分析时间仅为3min。  相似文献   
802.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采用SBR反应器 ,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和富集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传统的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之中 .经过 3个阶段的选择和富集 ,反硝化聚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从 15 %上升到 73% .稳定运行的强化反硝化生物除磷体系具有良好的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性能 ,缺氧结束时体系中磷浓度小于 1mg L ,除磷和脱氮效率分别大于 94 %和 95 % .  相似文献   
803.
a-萘酚对小球藻谷胱甘肽及其还原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a-萘酚对2种小球藻谷胱甘肽(包括还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及其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a-萘酚对藻细胞的谷胱甘肽水平和GR活性有显著的激发作用,随着a-萘酚浓度的升高,普通小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GSH含量、谷胱甘肽总量及GR活性均有所提高,并分别在5mg/L和10mg/L时达到最大值,而GSSG均不断下降且在相同浓度下(2mg/L)至最小后开始上升.GSSG/GSH先降后升的变化说明藻细胞在a-萘酚胁迫下膜脂过氧化加剧,而GSH、GR在清除活性氧、消除过氧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4.
针对目前高效处理水体硝酸盐污染的技术瓶颈,以毛竹生物碳为载体基材,通过湿化学-浸渍还原的手段制备生物碳基纳米钯铜双金属催化剂(Nano-PdCu-BC),并以其为粒子电极,协同传统的二维电化学反应器,搭建三维粒子电催化反应体系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物.探究了催化剂制备的前驱液浓度、初始硝酸盐氮浓度、电流强度、催化剂投加量和初始pH值对电催化还原NO3-N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浸渍还原的方法可以将钯铜双金属成功负载在毛竹生物碳载体上,获得纳米钯铜双金属催化剂.在前驱液为0.60g/LPdCl2和0.15g/LCuCl2的溶液组合,初始硝酸盐氮(NO3-N)浓度为100mg/L、电流强度为220mA、初始pH值为7,催化剂投加量为0.80g/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后硝酸盐氮去除率可达99.68%,N2选择性约为44.25%;Nano-PdCu-BC电催化还原NO3-N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动力学常数k值为0.034/min;经3次循环使用后,NO...  相似文献   
805.
邢军 《环保科技》2006,12(3):17-19
紫外光度法作为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统一方法逐渐趋于成熟,但该法(B类)[1]尚未提升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A类)而被广泛使用。文中通过试验证明,在硝酸盐氮浓度不大于4 m g/L时,其校正曲线符合比耳定律。该法不仅精确、快速、简便,而且与国家标准方法酚二磺酸法等效,完全可以用其进行地表水、地下水的分析。  相似文献   
806.
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还原硝酸盐氮的产物与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微乳技术制备纳米铁粒子, 并在无氧环境、室温、中性条件下与NO-3反应, 研究纳米铁与硝酸盐反应的产物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纳米铁在30min内能与99%硝酸盐反应, 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氨氮, 且伴有亚硝酸盐产生, 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 由质量平衡关系推出,纳米铁与硝酸盐反应是氧化还原与吸附作用同时存在的过程, 反应的主要路径为NO-3→NO-2→NH 4.  相似文献   
80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取得较好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并与镉柱还原法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808.
为适应我国对于污水中含氮污染物指标的排放要求,在上流式高效填料床反硝化反应器中,以C6H12O6和Na2S2O3构建碳源强化下硫自养反硝化系统,探究其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NO-3-N质量浓度为10.95 mg/L、温度为(25±1)℃条件下,C、N、S质量浓度比为1.3/1/1.9时,NO-3-N去除率在94%以上,TN的平均去除率为92.6%,最佳HRT为2 h,出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左右。此外通过对出水SO42-的检测,得出硫自养反硝化对整个系统去除NO-3-N的贡献率随着Na2S2O3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对反应器的沿程处理效果分析发现,NO-3<...  相似文献   
809.
为研究山东省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以2020年1月一次典型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基于各类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深入分析污染演变过程、气象条件特征、组分变化特点等。结果表明,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是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气象原因,各市PM2.5浓度与风速和大气边界层高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呈现海陆差异,内陆城市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明显强于沿海城市,因此秋冬季时需准确识别山东省各区域的不利气象条件,并进行针对性预报。在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下,一次颗粒物不断累积,SO2、NOx等气态前体物向硫酸盐、硝酸盐的二次转化均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建议在PM2.5污染期间除管控一次颗粒物排放外,也应加强无机组分前体物SO2、NOX排放源的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