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87篇
安全科学   218篇
废物处理   286篇
环保管理   119篇
综合类   1003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27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废水由于产生量大以及难处理等特点,对环境会产生较大污染,因此,亟需找到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本文综述了湿式氧化法(WAO)处理废水的国内外现状、反应效果,指出湿式氧化法是处理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微波加热下苯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考察了微波加热与传统电炉加热两种不同加热方式下苯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考察了微波加热下铜锰质量比,铈掺杂量及焙烧温度变化对铜-锰-铈/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氧化苯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SEM和XRD表征.结果表明,微波加热下苯的催化氧化性能优于电炉加热,微波的"局部热点"效应、偶极极化作用与稳定的床层反应温度保证了苯的高效催化氧化;铜∶锰∶铈质量比1∶1∶0.33和焙烧温度500℃下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苯的起燃温度与完全燃烧温度分别为165℃和230℃.催化剂表征分析可知,铜、锰氧化物及铜锰尖晶石固溶物等活性相的存在保证了催化剂的高活性;稀土元素铈的掺杂促进了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与规整化;高温焙烧可导致催化剂表面的烧结与活性组分的团聚,从而降低其催化氧化苯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浸渍法制备复合催化剂Cu O-Mn O_2-Ce O_2/13X,并用全自动气体吸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同时在固定床中考察了Cu O-Mn O_2-Ce O_2/13X催化剂对燃煤烟气PAHs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Cu O-Mn O_2-Ce O_2/13X催化剂对烟气PAHs的总去除率为69%~75%,当Cu O、Mn O_2和Ce O_2的负载率分别为4%、7%和4%时对PAHs的去除效果最好。复合催化剂Cu O-Mn O_2-Ce O_2/13X对高环(5环、6环)PAHs的去除率比中低环的要高,对PAHs毒性当量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达到94%。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铜和锰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催化氧化性能影响较大,当铜锰比从1∶1变为4∶7时,PAHs去除率从69%提高到73%,加入助剂Ce O_2后PAHs去除率进一步增加到75%。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掺杂的磁性污泥活性炭(MSAC),考察了掺杂金属种类、催化剂和臭氧投量对MSAC催化臭氧氧化去除布洛芬(IBP)效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活性物种含量研究了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锰掺杂MSAC的催化活性最高,当臭氧和催化剂投量分别为1.0 mg/L和50.0 mg/L时,IBP的去除率为86.2%,比单独臭氧氧化工艺高28.3%。当催化剂投量由50.0 mg/L增加至100.0 mg/L时,IBP的去除率仅增加了2.3%;当臭氧投量由1.0 mg/L增加至3.0 mg/L时,IBP去除率由86.2%增加至99.7%。叔丁醇的加入显著降低了IBP去除率,活性物种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IBP的快速去除主要是由于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过氧化氢在·OH产生过程中起引发剂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索适用于焦化烟气的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SCR脱硝催化剂,选用纳米Ti O_2粉末P25作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的V/Ce-Ti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的中低温脱硝和抗硫性能。结果表明,4V10Ce-Ti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效率,在250℃时脱硝效率达到99%;空速越低、氧浓度越高且氨氮比越接近1,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越高。进一步通过掺杂其他元素(Br、Fe、Cu等)加以改性,结果表明在4V-Ti催化剂上添加Br能提高催化剂的脱硝效率,Br的最佳掺杂比例为5%;4V5Br-Ti催化剂在有SO_2的情况下仍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脱硝效率,具有良好的抗硫性能。XRD和BET测试结果表明,V和Ce的添加没有改变催化剂的晶型,但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XPS结果显示,通入SO_2后催化剂表面有硫酸氢铵生成,同时V~(5+)的含量减少,以上因素导致了催化剂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996.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标标  隋铭皓 《四川环境》2011,30(3):123-127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领域,以及各种新的催化剂的引入,但对于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针对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中常用的负载型金属、负载型金属氧化物以及活性炭三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史春 《环境教育》2011,(8):55-55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只要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和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的30%,就可定为过度包装,判定为"商业欺诈"。  相似文献   
998.
2010年11月5日,吉林市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吉林商业大厦始建于1987年,199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该商厦占地面积1.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大厦共分5层,其中一、二、三层经营服装、电器、鞋帽;四层经营家具、床上用品;五层为健身中心、模特学校。大厦内共有经营业户64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碳微球模板法制备了LaMnO3纳米空心球催化剂,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程序升温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CO和碳氢化合物的催化活性.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采用煅烧温度600℃制备的LaMnO3纳米空心球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常温常压催化氧化工艺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通过实验发现,采用南京博环环保有限公司开发的负载型催化剂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常温常压,进水pH为3.5~5.5,氧化时间为0.5h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