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部分水源将通过潮白河河道人工回灌至地下储存,以涵养严重亏损的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回灌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本研究在潮白河河道开展了现场淋溶试验,通过测试分析K+、Na+、Ca2+、Mg2+、HCO-3、Cl-、SO2-4、NH3-N、NO2-N、NO3-N、F-、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p H值等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质变化机理,为南水北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回灌水源在包气带介质运移过程中物理淋溶现象显著,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氨氮解析和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2.
宋延冬  左俊芳  朱正贤 《环境工程》2012,30(2):33-36,10
以宜昌、宁国、蒙城垃圾填埋场为例,介绍了碟管式反渗透(DTRO)——浓缩液回灌工艺,研究发现:浓缩液回灌方式应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地理特征和业主的具体要求来确定。山谷型填埋场可以采用石笼回灌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另外也可采用两层生物滤化床方式,成本稍高,但效果较好;平原型填埋场宜采用两层生物滤化床方式,而采用石笼回灌法容易出现短流现象。浓缩液回灌对渗滤液电导率无明显影响,不会影响后续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3.
渗滤液场内处理的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摘要:以3种不同处理水平的渗滤液为研究对象,从有机物去除特征和植物毒性角度研究通过渗滤液循环回灌和终场覆盖层灌溉2个单元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循环回灌对老港渗滤液中的小分子量亲水性物质类(HyI)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91.2%;终场覆盖层灌溉对循环回灌出水中的高分子量腐殖质类(HS)有机物去除效果较佳,去除率为85.7%;两者串联组合的场内循环处理工艺对老港渗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 率高达96.9%,且对HS和HyI均具较高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6.6%和97.0%;循环回灌和覆盖层灌溉这2个处理单元还具有梯级降低渗滤液植物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文中论述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场内回灌处理、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合并处理和进行现场处理3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5.
李俊  周正伟  韩诚  邵川  吴军 《环境工程》2018,36(3):112-117
针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和占用土地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填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循环可持续填埋及资源化体系":运用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缩短有机垃圾稳定化周期,通过"城市矿山"开采和配套资源化技术重新释放填埋空间,形成填埋单元分区作业及定期循环利用的模式。该体系核心在于稳定化周期的缩减幅度。基于此,在实验室中采取腐殖土批次覆盖、预处理渗滤液回灌和厌氧+好氧联合运行的方式,构建了微元生物反应器填埋(ML)模拟装置。结果表明,跟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CL)相比,ML在渗滤液水质、垃圾生物稳定性和填埋气成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ML的时空转换率为1.28,表明其对填埋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高于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  相似文献   
106.
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根据近些年的工程实际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论述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和处理技术,包括回灌法、土地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对这些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7.
以河北省某市家庭生活垃圾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了甲烷浓度的变化、垃圾固含量与垃圾平均产气率的关系、填埋表面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市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回灌能够使产气速率和填埋场沉降速率增大,特别是提早回灌时间、增加回灌次数,对加速稳定化进程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简述了处理废水的人工回灌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处理废水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及微量过滤设备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9.
天津市地热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津市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和科研资料。对天津市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热储类型和资源潜力分析评价。采用压力场和温度场藕合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对热储动态进行预测,以此确定每眼井的年开采量,并逐步实行对井回灌开采。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纳滤浓缩液回灌处理的进一步规范,采用不同的回灌堆体和方式,研究影响纳滤浓缩液回灌效果的参数。结果表明:炉渣堆体回灌出水电导率过高,出水影响生化处理。垃圾堆体不影响出水电导率。回灌频率增长,出水COD和氨氮降低,水力负荷增长,出水COD升高,氨氮降低。考虑运行成本,3次/d的回灌频率、6 L/(m3·d)的水力负荷回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