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4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643篇
安全科学   1578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35篇
综合类   2823篇
基础理论   330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356篇
灾害及防治   152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管理循环用于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3.
994.
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伤亡事故,有的是与环境因素有关,有的是与机械因素有关,但是,绝大部分是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经统计表明,近几年来伤亡事故中违章作业占73%,判断失误占13.5%,违反劳动纪律占9%,  相似文献   
995.
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既可定量评价又可在评价过程中得出定性评价结果的全新的安全评价方法,并阐述了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贵州省旱田土壤N2O释放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以贵州省的玉米-油菜轮作田、大豆-冬小麦轮作和休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轮作期的土壤N2O释放进行观测,初步研究我国亚热带旱田的N2O释放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试验田N2O释放通量具有相同的规律性日变化形式,秋收作物达通量极大值的时间比越冬作物滞后2h~3h,气温是控制N2O通量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试验田N2O释放通量(以N2O中的N计)分别在9.81~433.11,4.00~180.41和9.74~282.00μg·m-2·h-1,高于我国水田和北方旱田的N2O释放通量;进一步分析表明,3试验田N2O释放通量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模式,N2O 释放峰受降雨事件的直接影响,N2O通量与降雨量和土壤湿度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温度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建立了基于ASM3模型的膜生物反应器数学模型,该模型由生物处理部分和膜过滤处理部分构成。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实现膜生物反应器数学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验证的结果表明,根据实际的水力、水质条件适当的选取模型中的参数值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膜生物反应器模型对于分析膜生物反应器内部的机理、过程以及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全程硝化反硝化的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硝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供应,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物作为碳源,存在能耗与药耗过大的问题.为了降低废水脱氮的成本,短程硝化(PN)—厌氧氨氧化(ANAMMOX)组合工艺(PNA工艺)得到了高速发展.综述了PNA工艺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4种基于PN与ANAMMOX原理开发的衍生PNA工艺...  相似文献   
999.
三江平原白浆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e2+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铁元素由高价态转化为低价态(二价铁),是土壤中铁元素移动的主要途径.为了探讨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e2 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在三江平原典型白浆土区采取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样点,对其Fe2 含量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10 cm)Fe2 含量高低顺序为水田>草地>旱田>林地,主要影响因子为水分状况和pH值(r=0.851,r=0.909,p<0.01),其中水田Fe2 含量(305.5 mg·kg-1)明显高于林地和旱田(30~40 mg·kg-1),是其含量的8~10倍;草地除表层(0~20 cm)Fe2 含量低于水田外,以下各层含量均高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旱田、林地Fe2 含量垂直分布规律相似:表层(0~10 cm)及白浆层(30~40 cm)含量略高,40 cm以下Fe2 含量持续缓慢递减,相关分析表明旱田、草地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r=-0.871,r=0.795,p<0.05),林地影响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水田垂直变化趋势与其它3种类型相比有所不同,表层最高达305.5 mg·kg-1,至40 cm深处急剧递减至35.2 mg·kg-1,以下无明显变化,主要影响因子为水分状况和TOC(r=0.962,r=0.991,p<0.01).  相似文献   
1000.
西双版纳胶-茶群落中茶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茶群落在西双版纳地区有大面积分布,研究该群落中茶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可以为胶茶间作和茶树种植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自然条件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了西双版纳低(570 m)、高(870 m)两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胶-茶群落中茶树连体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并对比研究了群落和纯林中茶树叶片的光响应.结果表明,两个群落中茶树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显著低于茶树纯林.两个群落中茶树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均为"单峰"型,高海拔茶树的光量子通量密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低海拔茶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引起群落中茶树光合差异的主要因素.群落林下光照的增强提高了茶树的净光合积累.在高海拔地区采用以茶树为主的胶茶种植结构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图3表3参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