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新型高效改性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原始吸附材料,如微生物、有机或无机材料等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时,通常呈现较低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通常都低于30mg/g。因此,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提高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采用新型、高效的物理或化学改性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表面改造,如将高聚物接枝融合到菌体表面、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固定化微生物、酸改性处理有机或无机材料等,与常规材料相比,改性后材料对重金属的最大吸附容量一般可提高到100mg/g以上。随着各种改性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改性材料吸附重金属废水将成为今后研究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02.
通过细菌筛选、载体分析、固定化氮循环菌制备,获取了高效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采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对镇江金山湖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了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氮循环细菌释放试验,金山湖示范工程区水体和水生植物根区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重建的金山湖示范工程区水体水质明显改善,TN、NH+4-N、NO-3-N和NO-2-N平均比示范工程前分别降低44.70%、 67.17%、 31.79%和74.21%,氨氮达到Ⅱ类、总氮达到Ⅳ类水标准.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对于荒漠化水体生态重建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河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艳芝  刘操  廖日红  姚磊  叶正芳  王培京 《环境科学》2009,30(11):3306-3310
将陶粒、功能化聚氨酯泡沫(FPUFS)、阿科蔓柔性填料、人工水草等4种不同载体与高效复合菌剂BP35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BAF)构成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G-BAF),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城市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4种G-BAF对NH4+-N、叶绿素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3.0%~89.0%、77.5%~89.0%和84.4%~95.2%,均大于对COD、UV254和TP的去除效果.FPUFS含有羟基、环氧基和酰胺基等反应性基团,对酶和微生物的负载量大,因此FPUFS-G-BA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于其余3种G-BAF.水力停留时间(HRT)对4种G-BAF去除NH4+-N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溶解氧(DO)浓度由2 mg/L升至4 mg/L时,4种G-BAF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9%~18.0%和12.7%~16.1%.GC-MS分析结果表明,G-BAF工艺能有效地将河水中分子质量较大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相似文献   
104.
以海藻酸铝为主要包埋材料、纳米Al_2O_3为添加剂,包埋固定红平红球菌,制得纳米Al_2O_3固定化红平红球菌菌球,并将其用于苯酚的降解。表征结果显示:菌球内部包含丰富的菌丝体;内部孔径以中孔居多。实验结果表明:菌球的最优制备方案为0.05 g纳米Al_2O_3加入3 m L海藻酸钠溶液中、海藻酸钠质量分数6%、微生物包埋量0.5 m L/m L(以海藻酸钠溶液计)、Al_2(SO_4)_3质量分数3%;在初始苯酚质量浓度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24h、菌球加入量为8 g/L、反应p H为8.0、反应温度为30℃的条件下,菌球首次使用时可使苯酚完全降解,使用5次后的苯酚降解率仍达93%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非均相催化剂在酯化和转酯化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备受关注。综述了固体碱、固体酸、固定化酶等非均相高效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新型非均相催化剂在餐厨废油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固定化细胞包埋技术制备固定化小球藻.考察了包埋材料、接种游离藻与固定化试剂的配比(v/v)、固定化小球的直径、机械强度等因素对固定化小球藻去除人工模拟废水中N、P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接种游离藻与固定化试剂的配比为1∶3,固定化小球直径1.0 mm,海藻酸钠含量为3%,...  相似文献   
107.
氮污染日益严重,含氮废水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存在着很多问题,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生物脱氮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包埋固定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微生物固定方法,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包埋固定化技术原理和常用的固定化载体,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包埋固定化技术生物脱氮的研究进展情况,并针对该技术实用化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的硫自养反硝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升流式颗粒污泥床,外加Na<,2>S<,2>O<,3>作为电子供体,在室温下连续运行220 d,结合硫自养反硝化与固定化包埋技术进行脱氮实验,考察包埋颗粒的驯化条件、影响因素和最佳运行条件.进水负荷(以N计)维持0.22 kg/(m<'3>·d),包埋颗粒经23 d驯化成功,NO<'-><,3>-N(100 mg/...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旭  魏斌  胡章立 《环境科学》2011,32(8):2311-2316
利用活性污泥和莱茵衣藻建立了一套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系统污水日处理量为6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对于活性污泥部分,当厌氧槽搅拌转速为15 r.min-1,好氧槽DO值为5 mg.L-1时COD由150 mg.L-1左右降到50 mg.L-1,氨氮从20~30 mg.L-1降到0.5 ...  相似文献   
110.
长寿命BOD微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将从淀粉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的一种性能优良的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用高分子等材料包埋制成薄膜,与氧电极组合成BOD传感器。经对其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表明,间断使用寿命已达16个月以上;对BOD标准物质线性响应范围5—60mg/L;响应时间不大于8min;测定环境标样平均误差1%,变异系数5.1;与BOD_5经典法同步测定废水样品结果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