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安全科学   862篇
废物处理   130篇
环保管理   304篇
综合类   3091篇
基础理论   272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270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查明粒度和分选作用对沉积物REE配分的影响.Crichton等(1993)对比了怀俄明州东南部年龄为2.0Ga的Libby溪群的石英岩、泥质岩和冰碛岩的成分,发现它们的REE型式相似(LREE富集,负Eu异常),相互间的成分差异大多可用石英的稀释作用解释。除少数元素(Ca、Sr、Ni和Cr)之外,Libby溪群和休伦超群Gowganda组冰碛岩的基质化学成分(包括REE)与新太古代上陆壳平均成分吻合较好,因此冰碛岩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都可反映上地壳平均成分。Libby溪群上部沉积物Eu异常程度增强.指示物源区Eu亏损程度增强和花岗岩突然增加,反映晚期有构造抬升。源区岩石可能是由玄武岩、花岗岩、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所构成的混合模式。Libby这群下部的物源以TTG和玄武岩为主,上部物源以花岗岩为主。冰碛物的发育,Ca、Na、Sr和CIW(古风化指数)的变化等表明,随沉积时间的变新,古气候从相当寒冷,经温暖,变为最后的温热。铬云母石英岩的单矿物微量元素配分表明,铬云母含有全岩的绝大部分Th、U、REE、Sc、Co、Ni,并控制了全岩的REE配分型式。锆石含绝大部分Zr、Hf,其HREE含量在泥质岩中不足5%,在石英岩中不足20%。除锆、铪外,Libby溪群沉积物的多数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原始沉积可能为粘土矿?  相似文献   
52.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肖金树 《福建环境》2003,20(3):58-60
以石油类储存为例,通过其在固定顶罐储存、装卸的呼吸排放和工作排放的计算分析,提出控制有机液体排放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4.
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实际工作用S型皮托管测定静压方法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低速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用S型皮托管测固定污染源排气静压的平行法和垂直法二方法都在不影响排气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测定结果的范围内;用全压与平行法静压差作为动压来计算流速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水域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其治理上的难点,认为从解决点源污染着手,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有效解决面源污染.最后就面源污染的控制治理,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56.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的研究进展 ,主要围绕可吸入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可吸入颗粒物与健康的关系、可吸入颗粒物的源解析 ,对其研究动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7.
不同气氛下燃煤SO2的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立式管状电加热炉上对合山高硫煤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以及Ca/S比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燃烧实验,对收集的气体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讨论了CO2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SO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O2气氛对煤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以及石灰石的固硫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在高于900℃以后,较之空气气氛下,无论是否存在钙基固硫剂,其它三种02/C02气氛下S02的排放量都比较低,且在不同C02浓度下,温度对S02的排放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58.
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_2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发现的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与郯庐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的东部伸展盆地,两者关系具体表现如下:1.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的空间展布与郯庐断裂保持一致;2.郯庐断裂切割深度达到上地幔;3.沿郯庐断裂岩浆活动强烈,且具幔源特点;4.中国东部伸展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的演化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本文主要以郯庐断裂带为主线,结合幔源岩浆成因CO2气藏典型实例,从郯庐断裂构造环境、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对幔源岩浆成因CO2的控制作用进行初步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59.
王璐  李斌  周宏旺 《环境》2005,(Z1):176-178
利用EIAA多源模型和大气总量削减程序对城市二氧化硫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可以明确找出城市二氧化硫环境质量下降的症结,并通过合理可行的方法,使城市的二氧化硫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0.
运用单力偶、位错源、有限断层面单向破裂、有限断层面双向破裂的地震震源的解析表达式编制了地震震源辐射花样的立体表示MATLAB计算程序。有利于直观理解地震波辐射方向,加深对地震激发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