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安全科学   442篇
废物处理   99篇
环保管理   402篇
综合类   2359篇
基础理论   301篇
污染及防治   244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597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主要对颗粒层过滤除尘的过滤机理以及国内外移动床颗粒过滤器的高温除尘技术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颗粒层过滤效率和系统压力降的计算方法,并对今后颗粒层过滤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2.
四种填料充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装有不同填料的四个反应柱进行了清水充氧性能试验及机理研究,试验采用氧总转移系数(KLa)、氧气转移率(dC/dt)、充氧能力(RO)、氧利用率(EA)、充氧动力效率(EP)五项指标进行充氧性能评价.研究认为填料能够显著提高曝气设备的充氧性能,与空白柱相比,浮石填料柱的5项评价指标均提高了31%,陶粒柱1、陶柱柱2和陶粒柱3则分别提高了7%、19%和17%,浮石填料柱的充氧性能明显优于其它填料柱.  相似文献   
993.
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评价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泥土地利用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处置方式,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如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污泥土地利用过程带来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是我国污泥合理、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的前提.美国历时11年对污泥中23种重点污染物进行了系统的风险评价,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风险评价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美国环保局(EPA)如何通过风险评价的方法制定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并对这些方法应用于我国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4.
全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综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995.
美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逐步实行了立法,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并随着陆地卫星影像和电子计算机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向着合理化和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美国较为系统的土地评价方法是农业部土壤保持局的“土地潜力分级”系统,该系统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分级,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个等  相似文献   
996.
基于RS的崇明东滩空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崇明岛东滩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及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速度较快。通过对1988—2002年6幅不同时相TM遥感影像解译,对崇明东滩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得到东滩15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图;再利用GIS技术,从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对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东滩土地总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方式逐年变化。东部岸线明显向东扩展。同时结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探讨了崇明东滩空间动态变化的原因。为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东滩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也表明了RS与GIS技术相结合对于研究东滩空间格局演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汞及现场污水处理设施对其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渗滤液一直是困扰垃圾填埋场的一个主要问题,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中混入的汞淋滤进入渗滤液将会造成水体的汞污染。对贵阳市高雁垃圾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原液和不同处理单元过程中汞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液中的汞含量为79.4ng·L-1,处于国内外的中低水平,就汞而言污染并不严重。经过处理,渗滤液有近2/3的汞被去除了。渗滤液原液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为主,随着处理单元过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渗滤液中的汞含量与填埋垃圾汞含量、pH、以及填埋物质对汞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提高一氧化氮(NO)的氧化效率对于提高生物法处理该类废气的净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在脉冲电晕条件下氧化废气中NO的过程,考察了不同峰值电压、氧气含量、气体停留时间和添加有机物等因素对提高NO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法可有效地提高NO的氧化效率,主要产物为NO2;室温条件下,当进气NO浓度590mg/m^3、脉冲频率50Hz时,增大峰值电压、气体停留时间和进气中的氧气含量可提高NO的氧化效率;在最适峰值电压15kV,气体停留时间5s时,NO氧化效率为20%;在进气NO中添加甲苯、乙醇后,NO氧化效率可增加至30%以上,甲苯的效果要好于乙醇。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57,自引:7,他引:157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国土资源部已开始了该研究项目。论文就此对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进行了探讨。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 ,分析归纳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状况及可借鉴之处 ;指出在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与评价的研究中 ,必须从3个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第一是土地利用分区及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第二是研究制定主要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 ;第三是研究制定典型区域(以县域为单位)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阈值。只有把3个方面的研究有机融合起来 ,互相反馈 ,互为依存 ,才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