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641篇
安全科学   1456篇
废物处理   61篇
环保管理   977篇
综合类   3941篇
基础理论   693篇
污染及防治   156篇
评价与监测   190篇
社会与环境   784篇
灾害及防治   26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459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近年来,随着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安防市场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IT渠道商逐渐渗透到安防市场和安防产品市场趋于进一步细分的双重压力下,安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渠道作为企业进入市场、实现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过程中的重要途径,无疑成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及企业做大做强的制胜武器。安防企业究竟有哪些渠道模式,如何利用渠道拓展市场,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如何与合作伙伴形成经营共同体,未来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上又有哪些策略,等等。本期企业论坛特别邀请业内相关人士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广大安防企业所有帮助。  相似文献   
992.
魏一 《中国安防》2012,(6):41-44
一、平安城市建设问题分析和思路我国平安城市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建设,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应该放在推动视频监控技术的深度应用上,其中重点是将视频监控信息集成平台与公安的业务系统进行深入融合,以达到让视频监控信息集成平台更加贴近并  相似文献   
993.
《中国安防》2012,(10):28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计算机依赖性的增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使用者身份的准确辨识和确定的需求日益增长,生物特征以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成为身份识别技术领域的重要信息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以及大型公  相似文献   
994.
林宇 《中国安防》2012,(11):63-65
车辆号牌是对车辆身份识别的标记,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车牌识别系统成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交通管理手段的重要一环,车牌识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不再是单一的识别车牌,而是朝着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更多的功能方向发展,为自动化的智能交通管理提供了高效、实用的手段。本文将对车牌识别的发展以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99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昆明市为研究案例,在修正碳密度系数的基础上,通过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CA-Markov模型,分析2000~2020年及“三线”约束下未来不同土地利用情景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昆明市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土地利用转移也发生在三者之间.(2)2000~2020年,昆明市碳储量整体表现为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碳储量逐年下降,累计损失5.27×106 t,林地和草地退化是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2020~2030年,4种情景碳储量均有所减少,其中惯性发展情景碳储量下降最明显,主要是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引起;耕地保护情景相比惯性发展情景有效减缓了碳储量减少幅度;生态保护情景则能够增强研究区固碳能力,碳储量达到262.49×106 t,但不能有效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防止城市扩张情景有效抑制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间接防止了碳储量进一步减少.因此,研究区可统筹考虑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防止城市扩张情...  相似文献   
996.
研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规律并探明其驱动影响因素,对于深入了解植被时空变化,指导因地制宜的生态恢复与管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MODIS NPP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通过Theil-Sen Media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探究西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稳定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揭示不同类型植被NPP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0~2021年西南地区植被NPP、 NPPPre(仅气候变化影响下植被NPP)和NPPRes(仅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NPP)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在不同类型植被中,除乔木类植被NPPRes以-0.183 g·(m2·a)-1的速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外,其余类型植被NPP、 NPPPre和NPPRes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类植被NPP、 NPPPre和NPP<...  相似文献   
997.
1982-2003年中国草地生物量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结合草地生物量调查资料、对应时段NDVI数据,分析了1982-2003年不同时期我国草地生物量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末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草地生物量增加或基本持平;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大面积范围内草地生物量降低,热性草丛、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低地草甸下降幅度分别为10.86%、4.96%、4.86%、3.49%;90年代末期后,北方大部分地区草地生物量上升到80年代的水平,南方草地生物量略有上升;1982-2003年草原区平均气温上升0.6~1.5℃,降雨量减少23.3%,草地生物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有弱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9),与气温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考察中国亚热带不同森林类型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响应模式,以粤北天井山3种代表性的林型—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为对象,于不同森林类型中比较受损森林与未受损森林在凋落物年产量、成分及月际动态方面的差异,从而在凋落物水平上反映不同森林类型在雨雪冰冻灾害后的早期恢复力。研究结果表明,灾后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年凋落量分别为0.52、3.21、1.37 t.hm-2,比未受损的同种森林类型年凋落量显著减少,减少程度分别为87.89%、53.46%、76.78%。由此可以看出阔叶林的植被恢复情况最好,说明在凋落物水平上,其灾后恢复的早期阶段恢复力最强。在凋落物成分方面,灾后各森林类型叶凋落物所占比例显著增加,枝凋落物所占比例则显著减少。受损针叶林和阔叶林的凋落物月动态与未受损森林基本一致,但其波动幅度较小;在混交林中,受损和未受损森林其凋落量的季节动态模式则表现出不一致性且为不规则型。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亚热带地区优先考虑种植阔叶林以促进受损森林在类似雨雪冰冻灾害的极端天气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9.
1000.
采用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描述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转移方向,采用谢高地等修正Costanza价值量评价法定量计算了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归因解释。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林地变化相对稳定,水域变化先增后减,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且保留率最高,耕地为其主要转化来源,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和林地,水域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1990、2000、2010和2015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 2 644.26、2 639.53、2 615.49 和 2 569.88 亿元,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农田生态系统价值下降最多,森林生态系统对整个区域的贡献率最大,Ⅲ、Ⅳ等级的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Ⅰ、Ⅱ等级,且城市规模越大,经济价值越占主导地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太湖和巢湖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东南地区高于西北地区的特征,其受到坡度、高程、土壤类型、人口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