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通过采集广西六个锰矿区尾矿区与恢复区的土壤,分析其理化特征,得出六锰矿区土壤的p H范围为4.52~7.21,显弱酸性;(EC)范围为13.37~289.00ds.cm-1;TN含量在0.09~1.51 g·kg-1之间,全氮含量较低;TP含量在0.29~1.46g·kg-1间;为0.35~33.60 g·kg-1。C/N在0.70~14.78之间。TN含量、、电导率恢复区均比尾矿区高,总P大部分尾矿区高于恢复区。与对照样相比,尾矿区TN、有机质含量严重偏低,因此在锰矿区恢复过程中,应加强土壤的培肥工作。  相似文献   
102.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土壤团聚体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及酶活性的研究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结构性能得到改善,供肥和保肥能力加强,各种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较好。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功能,对杉木人工林的地力维持和提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云南热区营造山桂花、西南桦、马尖相思、高阿丁枫等4种人工林,只要经营得当,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并不造成重大影响,不会引起地力迅速衰退。4种人工林土壤变化的大致趋势是:1993~1995年肥力大多略呈下降趋势,1995~1997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04.
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林场滨海风砂地果园套种前后土壤生物化学特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风砂地果园种植后土壤养分水平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而且出现了新的种类;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层含水量提高;沙层和地表的温度下降;小生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5.
海南岛香蕉园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海南岛5大香蕉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临高、儋州)各大香蕉基地的共计57蕉园土壤样品及与之对应的20个对照样品进行了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有效铜锌及有效硼含量分析.结论如下:1)海南岛各大香蕉基地由于管理水平不同,其土壤肥力水平差异相当明显,以乐东地区蕉园土壤肥力为最低.2)全区蕉园土壤较对照土壤pH值降低(下降0.27~0.91个单位);有机质质量比降低(下降0.009~0.063g/kg);碱解氮质量比降低(下降0.72~22.75 mg/kg);速效磷大量积累(上升17.4%~1552.4%);速效钾质量比增加缓慢(上升161.94~312.18 mg/kg);中量元素交换性钙、速效硫含量有一定幅度的增加(Ca上升0.39~3.94cmol/kg,S上升1.52~43.00mg/kg);交换性镁有下降趋势(下降0.01~0.15 mg/kg);微量元素中速效性铜有增加趋势(上升0.16~1.49mg/kg)而速效锌、速效硼有下降趋势(Zn下降0.10~2.04mg/kg,B下降0.01~0.04mg/kg).  相似文献   
106.
淮南潘一矿采煤沉陷复垦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淮南潘一矿采煤沉陷复垦区不同深度覆土样品,检测土壤中有机质、总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分析采煤沉陷复垦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复垦9年,0 cm~20 cm、20 cm~40 cm、40 cm~60 cm覆土厚度土壤中有机质增长率分别为6168%、6944%、5568%,总氮增长率分别为7160%、6786%、5795%,速效磷增长率分别为7256%、7532%、5209%,速效钾增长率分别为7296%、6877%、4751%。复垦区土壤肥力有机质处于Ⅳ级较缺乏水平,总氮处于Ⅱ级和Ⅰ级,较丰富水平及以上,速效磷处于Ⅲ级,中等水平,速效钾处于Ⅱ级,较丰富水平。  相似文献   
107.
桉树人工林间种山毛豆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林木生长有极其显著的作用。间种5年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N、P、K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21kg/hm^2、0.85kg/hm^2、0.43kg/hm^2、1.30kg/hm^2,而对照林地分别为13.70kg/hm^2、0.56kghm^2、0.34kg/hm^2、1.10kg/hm^2;林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改善;桉树生长量显著增加,刚果W5桉平均株高增长16%,平均胸径增长22%,单位面积的木材蓄积量增加59%。  相似文献   
108.
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骆东奇  白洁  谢德体 《生态环境》2002,11(2):202-205
阐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分析了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选取和方法选择,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不同肥力红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氮素形态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大.复合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CEC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缓效钾的相关性不显著;复合度与上述肥力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可以用复合量来评价肥力状况.红壤酸解性氮占全氮77%-86%;在酸解性氮中,各组分氮所占比例为氨基酸态氮>酸解氨态氮>酸解未鉴别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占酸解性氮的比率为高肥力红壤大于低肥力红壤,且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里显著正相关,也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状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桉树人工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了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列出了以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酶为指标的土壤肥力水平排列顺序.文章认为,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时,还需对它们的适宜范围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