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54篇
安全科学   19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20篇
综合类   1970篇
基础理论   198篇
污染及防治   203篇
评价与监测   171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15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里木河中游地下水化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塔里木河中游输水堤防修建后,沙子河口、乌斯满和阿其河口三个断面地下水化学特征自2001年至2005年的时空变化的监测与分析,初步揭示了在输水堤防影响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初步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上,沙子河断面地下水中离子含量距离堤防近处高,远处低,与正常状况下距离河道越远含量越低的规律相反,乌斯满断面,地下水化学变化规律受输水堤防的影响不十分明显,但地表积盐严重,阿其河断面,则呈现复杂的变化;在时间上,丰枯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正常变化规律在沙子河被彻底改变,在乌斯满和阿其河呈现出复杂变化.各化学组分含量在沙子河断面和乌斯满、阿其河断面的含量及其变化特点与断面间的环境条件的差异显著相关,沙子河断面自堤防修建后就没有地表水经过,而设有生态闸的乌斯满和阿其河断面的一定范围内在丰水期还有地表过水.地下水矿化度及各主要离子含量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极为显著,都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992.
徐楠 《环境教育》2011,(3):38-40
这两年的大旱,使大家对农田水利的关注比以前多很多.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数次大旱,2002年华北大早.2006年川渝大旱,2008年春到2009年冬的华北旱情,20lO年春的西南大旱,去冬到今春的华北和黄淮旱情.一到春天,耳边就是旱情消息.而且经常被冠以"多少多少年不遇".干旱的情况也有不同的类别,基本上能分出气象干旱、...  相似文献   
993.
对胶州市农村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胶州市地下水污染程度。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马店镇等乡镇水质较好,属清洁级;里岔镇等乡镇水质属轻污染级。通过查找原因,发现水质污染主要由农业面源、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粪便所致,据此提出了建立污水集中处理厂,规范农村畜禽养殖行业和发展绿色农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4.
蓝田县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中硝态氮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蓝田县西北地区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3月)和丰水期(9月)蓝田县居民饮用地下水中硝态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00和15.81 mg.L-1,部分样品超过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限量值(20 mg.L-1)。随井深的增加,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明显减小,0~20 m井深硝态氮污染最为严重,>60 m深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较低。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南部塬区的焦岱镇、史家寨乡以及河谷阶地的普化镇、玉山镇等区域儿童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也有小部分区域成人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属于不可接受范围;北部山区成人和儿童健康风险值均小于1,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5.
日本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大量查阅日本法律法规、质量报告书和专题报告书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地下水质量标准构成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云南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张勇  郭纯青  朱彦光  于奭 《环境科学》2019,40(6):2686-2695
为研究荞麦地流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2017年7月在研究区共采集地下水的水样32个,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定性和定量探讨了荞麦地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体整体呈弱碱性,Ca~(2+)、Mg~(2+)、SO_4~(2-)、HCO_3~-和N_3O~-等主要阴阳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可知,研究区内地下水可分为两大类:A类和B类,分别具有两个子集:A_1、A_2、B_1和B_2,并且从A类地下水到B类地下水化学类型开始变得复杂,A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Ca型,B_1类地下水和B_2类地下水分别有HCO_3-Ca型、HCO_3-Na·Ca型、HCO_3-Na·Ca·Mg型和HCO_3-Ca型、HCO_3-Ca·Mg型、HCO_3-Na·Ca型各3类.为进一步探讨地下水水化学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模型分析可确定碳酸盐岩、人类活动、蒸发岩和硅酸盐岩是地下水的主要物质来源.其中人类活动的作用和MgSO_4型蒸发岩的溶解,是形成以碳酸盐岩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同时具有多元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动态条件下活性炭对锰的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水中的锰.动态条件下,原水浓度、水样流速、炭层高度、活性炭粒度对锰的吸附都有一定的影响,原水浓度越小,流速越慢,炭层高度越大,活性颗粒越小,吸附穿透时间越长,但是相比前3个影响条件,活性炭的粒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较小.由正交实验可确定影响动态实验吸附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是:炭层高度,吸附柱溶液流速,活性炭粒度.动态实验较佳条件是:吸附柱中的炭层高度5cm,活性炭粒度20~60目,控制吸附柱中流速为15 mL/min.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危险化学品、生化制剂、放射性或核物质( CBRN)事故情景,建立区域疏散路径优化模型。基于个体脆弱性模型,提出了适合求解模型算法,包括静态最优路径算法和动态最优路径算法。最后用随机路网测试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满足区域疏散路径双目标优化的需求,并能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动态更新当前最优路径,是一种近似、快速的算法。区域疏散路径的确定可为CBRN事故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噬水之煤——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和平 《绿叶》2013,(8):88-92
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而近三十年来,煤炭开采等产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此,2013年3月至7月,绿色和平11次赴浩勒报吉农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如下结论:鉴于煤化工项目用水量大、污染严重,在煤化工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水利部和环保部等相关部门,应当有明确的、基于科学的、可操作的规定,真正做到"以水定煤",确保守住生态红线。  相似文献   
1000.
江汉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家科技攻关的结果,论证了江汉平原东部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区和地下水单元的富水性,水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地征,地下水开发利用合理井距,单井开采水量,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