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8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城市化过程中黑碳的土壤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市为对象,通过3组共计10个土壤剖面的采样,用湿化学氧化法分析了土壤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黑碳(black carbon,BC)的含量.研究发现,南京城市土壤剖面中黑碳含量的变幅为0.22~32.19 g·kg-1,平均值为4.35 g·kg-1.第1组城市土壤剖面中黑碳含量的平均值为0.91 g·kg-1,第2组为8.62 g·kg-1,第3组为3.72 g·kg-1.城市土壤剖面中BC/OC值的变幅为0.03~1.59,平均值为0.29,其中BC/OC平均值的大小顺序是:受古代工业活动影响的第2组最大,受现代工业和交通人为活动影响的第3组次之,受古代居民生活影响的第1组最低.研究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工业和交通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物质和矿物燃料(煤、石油等)燃烧产生的BC在土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和记录.BC含量和BC/OC值的大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人为影响过程和城市土壤的污染程度.城市区域BC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燃烧,其中表层(现代层)主要来自交通车辆(尤其是柴油为动力的机车)排放的颗粒物质,而在古代(文化层)可能与燃烧用煤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92.
本文根据英国《动物学记录》(ZR,BIOSIS)汤森路透自然科学与医学文献控制组长,塞芬.J.亨德森(StephenJ.Henderson)先生2011-01-27电子邮件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93.
谈地磁观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场各要素的绝对数值是通过基线值来确定的,而基线值又与温度相关,是一条大致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本文选取通海、贵阳、邵阳、天水等地磁台的基线值资料,计算各分量基线值与记录室温度的相关系数,判定基线值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在不同记录室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地磁基线值以及地磁观测仪器的影响程度。以供其他地磁台站新建、改造观测记录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94.
阐述了环境数据类型和环境试验中的初始检测,中间检测和最终检测的基本概念和用途,介绍了航空装备环境鉴定试验中检测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间检测不到位和检测结果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垂向沉积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的垂向沉积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的重金属污染除Cu外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体现了人类活动在自然演变中的强烈响应;粒度不是控制鸭绿江河口重金属积累的唯一因素,除w(Cu)和w(As)外,w(Hg)、w(Cr)、w(Ni)、w(Zn)、w(Pb)及w(Cd)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重金属元素有较为一致的沉积环境.大多数重金属受控于工业和农业的污染物排放,而Cu主要来源于采矿污染.用中朝地台页岩作为背景值进行地累积指数的污染评价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级别目前已达到中等到强的程度,说明鸭绿江口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9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945年结束了.因此世界到处洋溢着一片欢乐的气氛。战后.航空领域进展之神速.可以从世界上各种飞机飞行速度记录的比较中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97.
全球安全身份信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HID Global日前宣布,推出一款基于云的新平台,以帮助部署安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简称NFC)标签及服务,消除通过传统的签署程序验证原始文件、流程、数据记录和高价值资产所固有的风险。  相似文献   
98.
中国建设报记者刘向辉写的"安全记录是这样诞生的"一文报导珠海市PTA项目工程英商如何确保750万人小时无安全事故情况,笔者看后十分敬佩英商对生产安全重要性提到如此令人敬佩的高度.回头看一看国内安全生产严峻的形势,感到我国安全管理与国际惯例之间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此,笔者简单介绍英国石油公司(BP)一些具体做法,希望能对国内企业安全生产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9.
甘肃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1954年甘肃省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产生至今,甘肃的防震减灾事业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震工作者,在中国地震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严寒,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真情和汗水,使甘肃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00.
PEER地震动数据库中含速度脉冲近场地震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断层距0~20km为范围,利用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收集整理含速度脉冲近场地震记录。研究了速度脉冲峰值和PGV/PGA比值分别与场地类别、矩震级以及断层距的关系。依据现有的PEER数据库,共整理出126条含速度脉冲近场地震记录,并按水平速度脉冲峰值由大到小顺序给出了该126条地震记录的列表。水平速度峰值主要分布于30~150cm/s,集集地震记录最多,C类和D类场地的地震记录数量较多。峰值大于100cm/s的速度脉冲地震记录主要出现在C类和D类场地,它们均出现在矩震级6.5级以上的地震记录中,均分布于断层距0~10km的范围内。PGV/PGA比值大于0.2的地震记录主要分布于C类和D类场地,除编号RSN316的地震记录外均出现于矩震级6.5级以上的地震记录中,主要分布于断层距0~10km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