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373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刘彦花  叶国华 《灾害学》2015,(2):108-114
针对梧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选取地貌类型、坡度、河水侧蚀、地层岩性、残坡积层厚度、断裂发育情况、年降雨量、道路工程活动和建筑工程活动9个因子作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选取人口密度、土地资源、交通设施、房屋及其附属价值和抗灾能力5个因子作为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指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粗糙集理论,划分研究区评估单元,构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估知识表达系统和决策表,实现决策表的优化和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给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性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区,其中,极高风险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4%,主要沿傍山而建的城镇和切坡坡度、坡高较大的交通干线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粗糙集与GIS的组合方法能合理可靠地评估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性,对类似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危机的危害程度日益加剧。基于我国城市危机应急管理总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兵棋推演运用到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中,结合兵棋推演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一套城市危机应急管理体系框架,并讨论了该系统与城市公共安全体制的融合机制问题。该系统汇集中外危机处置案例,实现动态推演,弥补以往剧本式的应急演练的缺欠,为提高城市危机应急调度指挥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有效整合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为提升城市危机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和综合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以肥城矿区为背景,基于Personal Geodatabase模型构建了空间数据库,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借助ArcGIS Engine的控件开发了矿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数据库系统.根据数据获取方式不同,将空间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实地监测数据库和表格数据库4部分,系统实现了矿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对比分析,水质、土壤湿度的动态监测,矿区各类地物面积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74.
GIS及模糊优选理论在尾矿坝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传统尾矿库选址方法的局限性,针对尾矿库选址过程中诸多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研究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若干待选坝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结合模糊综合优选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排序确定各选址决策指标和样本数据的优越度,实现了尾矿坝址方案的空间模糊优选.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尾矿库选址的综合决策量化水平和可视化程度.  相似文献   
75.
放射源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是GIS技术与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各种环境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系统为环保部门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空间信息服务和管理工具,可以直观、方便地获取放射源的监控、管理等数据信息,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现代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将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已经成为环境管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本文从介绍环境保护领域中几个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提出未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更大程度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7.
将GIS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探讨区域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在明确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研制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划分系统的模块和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设计系统界面.建立空间数据库及多种分析与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78.
松嫩盆地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松嫩盆地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总体目标、构成及功能以及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建立,使得对松嫩盆地资源开发管理和相关信息的查询、检索更方便,同时对松嫩盆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GIS支持下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鄂南典型红壤丘陵区为例,研究了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应用GIS对乡镇域土壤肥力进行评价能克服速度慢、数据更新不方便的缺点,避免乡镇农业决策者主观判断土壤肥力等级的弊病,为生产布局和用地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试区土壤肥力与土壤养分、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有关,肥力等级有向中等级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0.
基于GIS与RUSLE的武陵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中下游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数据观测积累及实地调查采样等方法,计算了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等因子,运用GIS与RUSLE评价了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并分析了其与土地利用方式、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78844 t/(km2·a),属微度侵蚀,流域面积9518%的范围发生轻度以下的侵蚀,强烈以上侵蚀仅占1.19%。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果园侵蚀强度较大,均达到中度侵蚀,有林地除竹林地为轻度侵蚀外均属微度侵蚀,耕地、果园、竹林地是今后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地类。不同海拔高度中,低海拔(200~400 m)区域侵蚀量占到流域侵蚀总量的6442%,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地带。研究为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在武陵山区进行土壤侵蚀评价提供范例,为研究区防治土壤侵蚀和流域管理规划决策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