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372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91.
地理信息系统与一维水质模型的集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质模型是研究和解决水体污染的一种常用方式,已大量应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维水质模型的集成开发,GIS所特有的空间数据分析及地图输出功能,缩短了模型建模周期,提高了模型精度,实现了模拟结果可视化,并以紧密耦合的集成形式建立了江苏省水环境容量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92.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侃 《福建环境》2003,20(4):27-28
运用GIS技术对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今后环保工作中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3.
黄灵  吴小寅 《沿海环境》2003,(10):33-34
一、当前环境监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建立环境监察信息系统已成为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往的环境监察主要以手工收集和处理为主、即使使用了计算机技术,也都是基于数据库建立的信息系统。传统的数据库结构缺乏不能很好地表达、存储空间信息,不能实现空间管理和空间分析。随着环境管理对环境监察工作要求的提高,以及计算机硬件成本的下降和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应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决策的科学性的要求日趋强烈…  相似文献   
794.
地理信息系统在牧区雪灾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安新  冯学智 《灾害学》1996,11(1):25-29
雪灾是我国牧区的主要灾种之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技术,由于其具有信息共享、区域综合分析、及时反应、辅助决策和动态预测等特点,已为许多领域所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牧区雪灾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5.
有毒气体扩散模型在事故救援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对国内外常见的有毒气体扩散模型进行了简要论述,在分析其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从事故救援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模型的有毒气体泄漏扩散算法;基于GIS实现了有毒气体扩散的动态仿真,可较好地预测扩散造成的危害范围.实例分析了一定气象条件、地形特征和时间序列下,危险化学品泄漏后有毒气体浓度的分布情况,为辅助救援人员合理划定警戒区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救援行动,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6.
基于GIS技术的万州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度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空间格局,对于界定主体功能区和人口发展功能区、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与流动,促进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GIS技术,建立包括地形起伏度、地被指数、水文指数和自然灾害危险度的万州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程度空间格局。结果显示万州区的人居环境指数介于1642~8460。沿长江一带自然适宜程度最高,西北其次,东南部最差。比较适宜区面积最广,占万州区总面积的31%;一般适宜区居次,占2481%;临界适宜区占1892%;高度适宜区面积占1576%,不适宜地区面积最小,仅占95%。万州区总人口的7713%分布在一般适宜区及其以上的区域,相应面积占全区域的7158%,说明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万州区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实证表明基于GIS技术的测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格局,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适度聚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97.
环境风险地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信息和数据的空间分析,通过各种风险评估或预测模型,将评估的结果以空间方式展示出来.由于环境风险地图直观、信息量大的优点,有助于环境风险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实时决策.对风险地图种类作了概述,总结风险制图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风险地图的应用研究以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98.
运用系统的观点对小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进行多因素、多层次的分析,建立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评判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确定了小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布点的适宜度等级。以重庆市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以区域性联合集中处理为前提,以22.2 km为县域镇区域联合半径,利用ArcCatalog和ArcMap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图形数字化、关键区域的提取、缓存区分析、建设地形适宜度分析和地质灾害区划分析,并进行了各影响因素图层的叠加计算和关键区域的叠加计算,最终得到了重庆市小城镇填埋场优化布点图,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99.
根据现代煤矿通风系统对人机交互的要求,利用MapInfo及其组件MapX和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研究开发了煤矿通风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地图与数据库的自动连接和双向查询,完成信息的动态可视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生产管理部门对矿井通风信息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0.
生态基础设施(EI)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本文以此概念为切入点。结合以GIS、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建构了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空间结构识别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中,本文首先介绍了EI基本概念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并集中讨论了基本生态基础设施元素的空间结构识别模型与空间信息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多源空间数据挖掘原理构造了区域生态安全空间结构与区域IE结构的信息识别方法;结合区域基本的生态安全与IE元素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最后进行了广州市萝岗区实例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进行区域IE空间结构识别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