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何为地陷所谓地陷,主要有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两种表现形式。地面塌陷属于急剧性地灾,一般是单一塌陷坑,直径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地灾,是指大面积、地带性或区域性的地面发生沉降的现象,年沉降率一般是毫米级的。近年来,小范围的地面塌陷呈现集中暴发态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2.
文章在对长江下游铜陵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布特征,其中地面塌陷、含水层破坏和水土污染较为严重;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保护治理政策及成效,分析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了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广东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广东的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地震、滑坡、崩塌、水土流失、岩溶塌陷、坑道突水、软土变形、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库诱发地震、河港淤积、地方性氟中毒等。根据地理分带性、区域地壳运动、岩土特征、地质灾害组合类型及发育程度,将全省地质环境划分为三个区、七个亚区,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4.
为解决传统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常权模型不能有效反映各指标内部差异性及地质环境本身复杂性和模糊性的问题,引入变权模糊综合模型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特点,构建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段强惩罚-激励型变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以潞安矿区5个典型生产矿井为例,运用变权模糊综合法对其进行了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并与传统常权模糊评价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变权模糊综合模型利用模糊数学的思想定量地划分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等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价者主观思想的影响;利用变权理论确定每个矿井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能更加合理地反映每个评价矿井的真实情况,使评价结果更具有离散性,容易划分评价等级,从而提高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精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贵州水城盆地人类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过量开采地下水、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以及其它一些工农业活动,贵州水城盆地岩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如地下水严重污染、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以及频繁的旱涝灾害。通过分析水城盆地主要人类活动,评价其负面地质环境效应,为规划岩溶区土地利用、指导人类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历史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本文分析了环境工程地质学产生的动因与研究现状,探讨了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科学性质与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地下灌注的概念以及美国地下灌注控制和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地下灌注的概念是指通过井将液体污染物(灌注液)注入地下多孔的岩石或土壤中的污染物处置技术,是利用第四类环境介质--深层地质环境有效地处理污染物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污染物不进入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08.
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断块抬升高山、高原褶皱隆起中一低山和四川盆地掀斜台陷深切丘陵三种环境地质域,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大,流域水平及立体气候变化明显,由此营造出复杂的生态地质环境系统。流域水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流域规划开发12座梯级电站。梯级电站的开发必然与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作用的正负效应事关水电开发本身的安全,也维系流域乃至西部生态环境的安全,因此必须客观地评价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现状,预测梯级电站修建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结合流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现状,筛选出27个评价指标,将其分成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人类活动评价子系统四大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最后, 利用该评价系统将流域划分为26个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片区,分述其现状和梯级电站开发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小型煤矿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以湖南涟源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涟源地区煤矿多属小型矿山,但小煤矿的开采同样会引起诸多环境地质问题,如瓦斯灾害、煤矿水灾、地裂缝与矿坑疏干排水引起的地面岩溶塌陷、煤矸石堆放破坏土石环境等,这些问题需要评估和解决.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规律探讨,并对每项环境问题提出了保护与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0.
贵州岩溶山地是山地中一种有代表性的特殊山地类型,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岩石圈表层的碳酸盐岩与大气圈,生物圈相互耦合作用。形成了一个以高原峡谷地貌结构为特征的裸露型溶山地。它具有独特的农业地质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农业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