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2篇
  免费   382篇
  国内免费   716篇
安全科学   3319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1887篇
综合类   6173篇
基础理论   687篇
污染及防治   420篇
评价与监测   262篇
社会与环境   657篇
灾害及防治   50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1260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96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人们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构想,即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山水园林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生态亚系统入手,分析了重庆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主要是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庆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5条途径。  相似文献   
93.
94.
王健  吴虹 《山东环境》2001,(3):31-31,28
对人类社会最强大最持久的威胁 ,是自然与人为的种种灾害 ;无论干旱、洪水 ,还是大火、地震都能大面积、大规模地把人类推向深渊。所以老子曰 :天地不仁。如何应对灾害威胁 ,是当今人类关注的热点。中国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上 ,每年都因灾害遭受重大损失。仅 1998年的三江大洪水 ,直接损失就超过 2 2 0 0亿元 ,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8%以上 ,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确立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防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从而把我国灾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山东位于全国灾害高发区 ,省会济南是…  相似文献   
95.
从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环境保护的角度讨论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环保部门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防震减灾文化的组成、创建动力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次提出了防震减灾文化的概念,并对创建防震减灾文化的目的和如何创建、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提出了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防震减灾文化的组成、创建动力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次提出了防震减灾文化的概念,并对创建防震减灾文化的目的和如何创建、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提出了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98.
韩忠峰 《环境》2006,(Z1):12-13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整治工程属于城市综合整治的范围,影响面大,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对环境有着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应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99.
实现中国大城市绿色交通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利  赵强 《环境科学动态》2001,(4):18-21,28
针对我国城市交通污染的原因,本文从污染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两方面提出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0.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对比了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状况基础上,提出了2000 年后广州市市区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类别,并对实施分类收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