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0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49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0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贫营养生物膜系统脱氮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饮用水源氮源污染问题,采用贫营养生物菌剂对新型悬浮填料进行人工强化挂膜,在无需外加碳源及模拟原位条件下考察贫营养生物膜系统对微污染原水的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水温为25℃左右,溶解氧浓度为4 mg/L左右,水源水质为NH4+-N0.140 mg/L,NO2--N0.005 mg/L,NO3--N1.096 mg/L,TN1.450 mg/L,CODMn4.810 mg/L的条件下,该系统运行22 d后对原水硝氮及总氮具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范围分别为43%~75%和49%~76%,运行期间氨氮浓度基本保持在0.1 mg/L以下,系统稳定运行时的脱氮效果可满足地表水环境Ⅲ类水体的质量标准要求。另外,通过考察水温、填料填充率、C/N比等因素对贫营养生物膜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作用,说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该系统对微污染水体的脱氮效果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02.
根据腐殖填料生物滤池及石英砂普通生物滤池的氨氮去除效率、表面水力负荷及微生物量差异,比较两者氨氮降解速率及比降解速率,对腐殖填料生物滤池的氨氮降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方式及外界环境下,腐殖填料滤池表面水力负荷数倍于石英砂普通生物滤池;腐殖填料生物滤池单位体积平均氨氮降解速率高达31.5 g NH4+-N/(m3.d),是石英砂普通生物滤池的5.4倍;腐殖填料生物滤池氨氮比降解速率为4.1×10-2μg NH4+-N/(g微生物碳.d),约为石英砂普通生物滤池的4倍。腐殖填料生物滤池能负载较高的生物量,抗堵塞性能较强,系统内特异微生物对氨氮降解能力较高,是一种优良的降解氨氮的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803.
以沸石、陶粒和火山岩3种填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对模拟河水中NH4+-N和PO43--P的吸附性能与吸附类型.结果表明:3种填料对NH4+-N和PO43--P的吸附在4h内基本达到平衡,且对NH4+-N和PO43 --P的吸附最均随着进水浓度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沸石对NH4+-N的吸附效果最好,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9 7...  相似文献   
804.
805.
研究了活性炭、牡蛎壳、蛭石、火山岩、煤渣、钢渣和河砂7种人工湿地填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各材料对磷去除率大小为:钢渣>煤渣>牡蛎壳>活性炭>(沸石、火山岩、河砂)。同时对比研究了7种材料对实际生活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各材料对实际废水中磷的去除率低于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去除率,其中钢渣的去除率最高。7种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去除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关系。选择钢渣、煤渣和牡蛎壳作为人工湿地备选填料,研究不同初始磷浓度、不同粒径下钢渣、煤渣和牡蛎壳对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钢渣、煤渣和牡蛎壳对磷的去除率随初始磷浓度和材料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06.
为了实现化工污泥资源化,通过化工污泥与粉煤灰混合焙烧来制备水处理填料,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填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填料性能最佳条件为原料质量比(黏土∶干化污泥∶粉煤灰∶稻壳)为30∶40∶30∶7.5,焙烧温度1 160℃、焙烧时间10 min,此时堆积密度为0.445 g/cm3,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为2.6%。同时,填料的固废利用率达到70%,表明化工污泥可与粉煤灰联合焙烧资源化。经测定,填料重金属浸出量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中规定的浓度限值,在模拟实际使用中体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07.
以黏土、铁屑和活性炭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以水为黏合剂造粒,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制成颗粒状微电解规整化填料。实验结果表明:在黏土、铁屑、活性炭的体积比为2:4:4、氯化铵为添加剂、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600℃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电解规整化填料具有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用该填料处理低浓度染料废水(废水COD为591.5mg/L),COD去除率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808.
809.
概述了废水处理中生物填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首先介绍了常用填料,如定型固定式填料、悬挂式填料及分散型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其次以亲水、生物亲和及生物亲和亲水磁性填料为代表,对新型填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10.
选择不同粒径的竹炭为填料,通过实验记录对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填料粒径在生物膜工艺中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