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52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91.
马建堂 《青海环境》2007,17(3):105-108,117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做好污染减排工作,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在充分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杠杆调控社会环境行为,提高企业直接外排的成本和降低企业内部治理的成本,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污染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2.
部委传真     
团中央:五举措加强大学生创业服务;发改委: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最高院:全面清查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  相似文献   
893.
吕惠宁 《青海环境》2007,17(4):195-195,197
文章结合西宁市虎台中学分校开展环保教育的实际,探讨了在中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94.
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类型及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污泥的初始C/N对污泥发酵产酸类型的影响及产酸代谢途径.初始C/N在12时,形成的是乙酸型发酵类型;当初始C/N在56左右,可实现丙酸型发酵类型;而当C/N处于156时,则形成丁酸型发酵.不同发酵产酸类型的形成是由优势产酸菌群的改变导致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微生物种群的结果表明,构成乙酸型发酵类型的主要优势菌群为消化链球菌属;而丙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菌群则为丙酸杆菌属;梭菌属则是丁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产酸功能菌.有机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低C/N条件下,乙酸的累积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之间的Stickland反应形成,而随着C/N值的增大,导致丙酸和丁酸累积的主要代谢途径转变为糖酵解的丙酮酸途径.  相似文献   
895.
人类抗灾体适能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抗灾体适能的理论架构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查阅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抗灾体适能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并分析了通过体育教育培养人类抗灾体适能的可行性,认为体育教育中人类抗灾体适能的培养途径有体育竞赛、长时间的球类活动、中长跑、长时间的健美操、游泳、定向越野与野外生存等.  相似文献   
896.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氨氮去除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国红  方芳  郭劲松  秦宇  魏英 《环境科学》2009,30(1):102-107
以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污泥为对象,采用不同的人工模拟废水为反应器进水,通过批式试验的方式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的中间产物及氮素平衡情况,并探讨了氨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以仅含氨氮的人工模拟废水为进水,在未投加有机碳源的条件下,系统内62%的氨氮被转化为NO-2、NO-3、NH2OH、N24、NO、NO2、N2O和N2等一系列氮化合物,其中N2占90.07%.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的氨氮是由多种途径去除的.4.5%的氨氮是在吹脱等物化作用下去除的,不超过3.73%的氨氮是通过传统的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的,53.77%的氨氮是由自养脱氮途径去除的,自养脱氮反应起主要的脱氮作用,且自养脱氮反应可以通过2条代谢途径来实现.但在足够NO2存在并且缺氧的条件下,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的出水氨氮浓度与空白反应器相当,NH+4并没有被亚硝化单胞菌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为NO-2和N2等化合物而得以去除,可能是因为系统内不存在该类型的亚硝化功能菌.  相似文献   
897.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降解4-氯酚的特性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为中  冯叶成  王建龙 《环境科学》2008,29(11):3185-3188
富集培养从受污染土壤中分离到的能够以4-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微生物为Acinetobacter sp..其降解4-氯酚的机制为邻位裂解途径,氯代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氯酚的诱导显著提高.当氯酚的初始浓度范围为2~8 mmol/L时,该微生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并能有效地降解氯酚.除4-氯酚外,该微生物还可以降解2-氯酚、3-氯酚和2,4-二氯酚,有较宽的底物范围.添加柠檬酸等共基质不仅能够改善微生物的生长,还可以提高氯酚的降解效率,这对于实际受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98.
以上海市郊某日处理量20万m~3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典型A2/0工艺)为例,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其生产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运行成本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几种降低污水处理低运行成本的相关措施,对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9.
我国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代表的挥发性氯代烃(volatil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VCHs)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显著。城市建设过程中受VCHs污染的工业场址若直接再开发为住宅区、商业区、学校等公众场所将危害公众健康,因此,在这类土地转型利用前对污染场址的环境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概述了典型VCHs在国内外的生产使用情况;介绍了VCHs在工业城市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我国VCHs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污染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00.
白腐菌对氯丹的降解性能及降解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2株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高效降解白腐菌Phlebia lindtneri及Phlebia brevispora对氯丹的降解能力.在2个不同的液体培养体系中,2菌株对于高浓度(25μmol/L)的反式氯丹展现了较高的代谢能力,经6周培养后其降解率均达到50%以上.用GC/MS对其降解产物分析表明,氯丹的降解存在脱氢,脱氯化氢,羟基化以及氯原子的羟基置换4条不同的初始降解途径,除七氯,环氧七氯及氧化氯丹等常见初始代谢产物外,还发现3-羟基氯丹,氯代六氯醇,七氯二醇,羟基六氯,二羟基六氯等大量的羟基化代谢产物.尤其是P. lindtneri可以将曾被认为是终端代谢产物的氧化氯丹进行降解,并通过氯原子的羟基置换作用将其转化成羟基化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