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31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用生物法治理大庆油田地表油污土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年来采油作业中常发生各种漏油事件,导致油井周围土壤污染严重,如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庆油田将微生物处理和植物处理等生物方法用于土壤原油污染的治理。微生物处理法利用存在能够降解污染物的有效微生物等条件,处理原油污染物。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将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物吸收、转化,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大庆油田比较适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地表土壤石油污染的治理。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油污土壤治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造纸废浆污泥综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造纸工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153.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饮用水水源微污染日益严重,给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阐述了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强化传统处理工艺、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及应用,并给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4.
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气浮法处理模拟钻井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电气浮时间、电极间距、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废水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气浮法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浮法处理钻井废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掌握这些因素对电气浮处理的影响规律,有助于合理选取最佳参数,达到既高效又节能地处理钻井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电气浮时间为10min,电极间距推荐选用1.0cm,电气浮后静止停留时间选用5min,废水适宜处理温度为30~50℃,选择电流密度小、电气浮处理时间长的组合工艺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5.
156.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气处理流程选择方法,并相应地介绍了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7.
对豆制品生产的类型、生产工艺及豆制品废水的几种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引起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势在必行.文章根据工程实践,采用一种适合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以“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为主体的工艺;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分体式全地埋结构,经处理达标的出水排入河涌,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9.
自来水处理工艺对溶解相中全氟化合物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自来水原水到出厂水各处理环节对自来水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残留的影响,了解原水中PFCs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应用WAX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深圳市某自来水厂一年间原水、出厂水及絮凝池、沉降池、砂滤池、臭氧+活性炭池出水溶解相中13种PFCs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原水和出厂水中ΣPFCs残留呈春夏高而秋冬低的趋势,检出的PFCs呈中短链(C≤10)长链(C≥11)的分布,而全氟辛烷磺酸是PFCs最典型残留种态.在原水经过的5个处理环节中,臭氧+活性炭、沉降和砂滤具有PFCs去除效应,然而絮凝和液氯消毒却分别使短链(C≤6)和中链(10≥C≥7)PFCs显著上升,导致出厂水中ΣPFCs浓度较原水增加了10%~44%.但出厂水中PFCs残留远低于其限值,尚不足以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0.
依据前期对施工废水水质的连续监测和分析检测结果,针对秦岭输水隧洞施工期废水水量较大、高SS等特点,基于水质矩阵分析原理,以废水处理后安全外排为约束,对各污染物进行权重分析,得出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由高到低依次是SS、COD、Fe、NH3-N、TN、石油类。结果表明SS是制约隧洞施工废水安全外排的控制因子。根据废水污染物的构成,提出了以"混凝+沉淀+锰砂过滤+吸附"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并用施工现场采集的废水以及人工模拟废水进行了实验室静态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对悬浮物去除率达90%以上,对COD去除率约85%,对氨氮去除率约60%。处理后水质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类水体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