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617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1366篇
基础理论   327篇
污染及防治   331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利用1981—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基于国家气象行业标准中水分亏缺指数、≥10℃积温距平指标判识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低温冷害,规定同一站同1年内干旱和低温冷害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复合发生,以数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其温水特征及玉米相对产量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8年间,研究区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发生累计110站年,各站发生3~11年,时间上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为高发期,19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减少,空间上呈西多东少态势,松嫩平原西南部为多发区;玉米出苗-乳熟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发生期间的温水特征总体表现为日均温非持续偏低,而呈波动-间隔式偏低,64站年发育期内50%以上时间的日均温较常年偏低,平均低温日数为54.0 d,未出现有效降水量的日数平均多达73.2 d,有效降水量大于0 mm的日数平均仅16.0 d,有效降水量少,88站年不足300 mm,大雨以上等级有效降水频次少,平均仅2.1 d;研究区93.3%站点玉米出苗-乳熟期发生干旱和低温冷害复合灾害年份与未发生复合灾害年份相比,玉米相对产量变化率均为负值,一定程度上表明干旱和...  相似文献   
162.
针对低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问题,开展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共生系统(IFAS)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低碳源下泥膜两相微生物的赋存特征和互作规律,明确其生态位和对处理效能的影响,通过实际水厂的中试实验,分析生物膜挂膜特性、泥膜活性和菌群的演替规律,对比在不同活性污泥泥龄调控下的泥膜两相中微生物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变SRT下,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随着SRT的增大而增加;由于SRT-H中微生物浓度远大于SRT-L,因此SRT-H中泥膜之间的竞争关系较SRT-L更激烈,SRT-H中污染物去除效能较SRT-L更低.低碳源进水条件下,IFAS工艺中污泥活性随SRT增大而降低,当低SRT (5 d)条件下,活性污泥硝化、反硝化、聚磷和吸磷速率较高SRT (25 d)分别增加了122%、88%、34%和44%;而SRT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较小,两种SRT下生物膜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相差不大.微生物测序分析表明,IFAS工艺功能菌在泥膜两相间会随着SRT的变化而发生富集转移;SRT-L中,因"播种(seeding)"效应而在泥膜两相间发生富集转移的功能菌主要为unclassified_g__Enterobacteriaceae,SRT-H中则主要是Acinetobacter.同时,通过分析优势功能菌分布,发现活性污泥中脱氮菌和聚磷菌之间也存在一定竞争;在进水有机基质匮乏的条件下,脱氮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聚磷菌的相对丰度,表明脱氮菌更能适应低碳源条件,所以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为好氧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的增加;此外,泥相的SRT变化会反作用于膜相,使得生物膜的停留时间相应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菌群结构,筛选出不同优势菌属,进一步加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3.
经过实验分离到一株纤维素降解真菌CD-Q1,通过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真菌为匍匐根霉。该菌能够以滤纸、秸秆和脱酯棉为唯一碳源生长,8 d内可将26.5%的秸秆降解,可将7.5%的滤纸糖化。当以滤纸为唯一碳源时,pH=5条件下,滤纸失重及还原糖产生量最高,45 h内可将3%滤纸降解,生成0.845 mg/ml的还原糖(以葡萄糖计)。该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为纤维素糖化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较好菌源,为纤维素降解性能的基因改良提供了理想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64.
<正>5月25日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废旧油管再制造技术通过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这项技术开创全球先例,成功将"自蔓延"陶瓷复合钢管技术应用于石油领域。应用实践表明,再造油管寿命是普通油管5倍以上,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专家指出,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国内油田共有油管700多万t。按照平均寿命10年计算,每年  相似文献   
165.
文中采用一种快速求解方法——半解析半数值法计算多层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简称FSS)复合结构的反射系数,然后结合具体两层复合结构的实例通过测试验证了半解析半数值法的正确性,并基于复合结构吸波材料吸波频带窄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圆形FSS复合结构吸波材料。计算和测试结果都表明,这种新的复合结构在较宽带宽内具有低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对区域安全发展和人才支撑方面的研究综述,从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了区域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并对复合系统理论作出假设和理论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安全发展与人才支撑复合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人才支撑角度提出了实现山西安全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7.
运用系统协同理论和方法,构建区域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采用主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模糊隶属度分布密度函数模型,以安徽省合肥市及沿江城市2008年-2015年的制造业与物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复合系统协调度,发现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刻画复合系统协调度变化的趋势。实证结果显示区域制造业与物流业复合系统协调度不断提高,在2015年稍有下降,并发现物流业的发展是影响复合系统协调度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区域制造业和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8.
169.
以壳聚糖和Y2(OH)5NO3为原料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钇(Ch—Y)复合微球,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表面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投加量、离子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钇(Ch—Y)复合微球在pH值为3的酸性环境中对Cr(Ⅵ)保持了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为52.39mg·g-1,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通过吸附机理的研究,发现壳聚糖-钇(Ch—Y)对Cr(Ⅵ)吸附是化学吸附静电吸附协同氧化Cr(Ⅵ)离子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0.
目前我国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明晰的控制技术路线指引。本文尝试将情景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复合污染控制方案制定中。建立了包括确定主题、驱动力筛选、驱动力预测、排放量预测和情景构建等步骤的情景设计方法。并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在构建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驱动力与压力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驱动力预测、构建基线情景和控制情景的方法。讨论了在制定区域协同控制方案过程中,确定满足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的分区减排原则,并提出实现区域协同控制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控制目标的分区削减方案情景设计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