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24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后土壤腐殖质组成和土壤胡敏酸结构的变化,选择腐殖质组成修改法和国际腐殖质协会推荐的方法进行土壤腐殖质组分提取和HA样品纯化,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和TOC分析仪测定土壤、水溶性物质(WSS)、富里酸(FA)、胡敏酸(HA)和胡敏素(Hu)有机碳含量,采用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分析HA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及其腐殖质组分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层土壤、WSS、FA、HA和Hu有机碳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83.61%、112.50%、89.63%、91.78%和89.82%,说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施用更有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PQ值(HA在腐殖酸中的比例)略有增加;土壤HA的缩合程度和芳香性增强,氧化度降低.此外,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土壤及其腐殖质组分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表层相比,亚表层土壤、WSS、FA、HA和Hu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62.84%、52.94%、62.38%、66.62%和61.61%;土壤PQ值略有降低;土壤HA的缩合程度和芳香性降低,氧化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2.
走在贵州山区,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之后,如同艺术盆栽的景象就会跃然眼前——沿着盘山公路,几株绿色的玉米秆像是不守纪律的小学生,稀稀落落地插在石缝间的土壤里.这里的"庄稼地"仅仅存在于这狭小的石缝之间.  相似文献   
173.
1品种来源市五三号是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用自选高产自交系7041-5作母本,外引系478作父本组配而成.1995年结束省区试验和生产试验,1996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是四川省玉米早熟性育种中第一个带突破性的杂品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特征特性该品种中熟偏早,四)I春播110天,夏播90天左右,株高220cm,科高80cm,幼苗鞘色紫,叶色正绿耐阴湿,长势旺.苗势稳健,成株17~18片叶,半紧凑,叶片中觉,上部叶短小,斜上冲,吐丝同于或略早于散粉,华德中等大小,分枝直立,散粉正常,果德长筒形,长20cm左右,秃…  相似文献   
174.
为了研究谷物粉尘燃烧特性影响因素,以可食用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通过ZY6243锥形量热仪(CONE)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粉尘粒径、惰性介质CaCO3质量分数、热辐射通量对玉米淀粉燃烧特性的影响效应。应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定性地研究了各因素对玉米淀粉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排序,2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玉米淀粉热释放速率峰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aCO3质量分数>粉尘粒径>热辐射通量;其中惰性介质CaCO3对热释放速率峰值和引燃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5.
玉米秸秆厌氧消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产沼气的效率,突破季节性限制问题。探讨了新鲜、青贮、干黄3种玉米秸秆,在30℃的恒温条件下,以牛粪液为氮源的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通过p H、产气量、化学需氧量(COD)、甲烷含量、挥发性有机酸(VFA)、主成分(PCA)分析和修正Gompertz模型等综合评价玉米秸秆的厌氧消化性能。结果表明:新鲜秸秆的产沼气效率比青贮秸秆和干黄秸秆的产沼气效率分别高46.55和68.75 mg/L;新鲜秸秆的最大沼气速率和甲烷生产速率最高分别是537.8和57.05 m L/(g·d),其次是青贮秸秆和干黄秸秆;发酵时间与甲烷含量、产气量、有机酸、累积产气量等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为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天然气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6.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铅(Pb)胁迫下不同品种玉米根、茎叶中Pb的化学形态变化,进一步探讨玉米耐Pb机制.结果表明,本试验中对Pb胁迫耐性最强的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和隆平206,耐性最差的为联创5号.不同浓度Pb胁迫下玉米根、茎叶中Pb主要以无毒的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为主,比例高达60%~87%,这一比例根部略高于茎叶;而活性较强的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Pb含量两者合计所占比例为6%~20%.100 mg·L-1Pb胁迫下隆平206茎叶中Pb的乙醇和水提取态合计值最低(0.52 mg·kg-1),其次是郑单958(0.93 mg·kg-1),最高的为联创5号(2.78 mg·kg-1);800 mg·L-1Pb胁迫下,郑单958茎叶中Pb的乙醇提取态和水提取态合计值最低,为2.41 mg·kg-1,因此郑单958耐Pb,可能与体内有毒形态Pb向无毒形态Pb的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177.
艾芽 《世界环境》2014,(1):12-13
<正>自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与科普作家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在网络上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激战",网络被一时搅得尘土飞扬,网友们看得也是直呼过瘾。事情原由是去年9月份方舟子发起了一项转基因食品科学实践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而此举激起了崔永元的强烈回应,质问对方"懂不懂科学",俩人就此关于转基因话题,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后来,崔永元还在  相似文献   
178.
对玉米深加工企业EGSB+AO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问题诊断,提出清洁生产的改造措施,研究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生产车间加装澄清离心机和废水预处理段增设竖流沉降罐,提高了EGSB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反应器进出水CODCr平均值分别下降59%和62%以上,比产气率提高45%。改造后二沉池出水CODCr、BOD5、NH+4-N、SS平均浓度从124、31、57和33 mgL降至55、9、5和19 mgL,出水pH为6.3~6.9,达到GB25461—20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改造工程同时可创造132.04万元a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9.
NaOH改性玉米秸秆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进行NaOH化学改性,制得吸附剂,并分别考察其对原油、0#柴油、97#汽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NaOH质量分数为1%、固液比为1∶20、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玉米秸秆经NaOH改性后对3种油类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22.62%、37.57%和38.50%。对改性前后秸秆主要组成成分和FTIR的分析发现,改性后秸秆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减少了,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了;主要存在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中的羧基在改性后显著减少,代表纤维素的醇峰峰值却得到了提升,与改性前后组分变化一致。通过对比分析改性前后玉米秸秆的SEM图像表明,NaOH破坏了玉米秸秆的原始表面结构,使其变得疏松多孔,从而更加有利于秸秆对油的吸附。  相似文献   
180.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长江流域内的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具有比较特殊的气候特点。这一气候特点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本文在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两者的结合,并指导绿色建筑应用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希望能够在后续实践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