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菌种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絮凝效果好、易降解、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它是微生物二次代谢的产物.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絮凝菌的筛选及在工业水处理上的应用等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影响微生物合成絮凝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基因型、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文章从培养基的成分、初始pH、温度等方面综述了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两种N源对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柴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酵母膏作为有机N源,(NH4)2SO4作为无机N源,在含N量相同(70 mmol/L)的条件下,按接种量2%,柴油1%,25℃,150 r/min摇床恒温培养,对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群进行了为期30 d 的液体摇瓶降解实验,通过GC-MS测定和分析,对柴油中正烷烃的降解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柴油含量为1%的培养液,应用这两种不同N源,降解菌群对正烷烃的最终降解效果相同,均能完全降解,但有机N源只需3 d 时间就能完全降解正烷烃,比无机N源的降解时间短10倍多.因此,酵母膏对柴油的微生物降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探索喷淋形成水膜的预湿行为对外立面典型保温材料燃烧抑制机理,采用自建水膜预湿抑制保温材料燃烧实验装置,研究外加辐射作用下,水膜流率对聚苯乙烯(PS)保温材料表面出现干斑、变形和熔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面积占比均与无量纲辐射强度呈正相关;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的时间随着无量纲辐射强度增大呈先变小后稳定的趋势;实验条件下,PS材料表面水膜出现干斑、材料发生变形和熔融的临界无量纲辐射强度分别为0.002 0,0.002 6,0.003 3。水膜预湿行为会很大程度阻止保温材料的熔融热解燃烧,为灭火救援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4.
表面活性剂促进剩余污泥酶水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提高污泥酶水解的效率,研究向污泥中投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强化污泥酶水解的效果.结果表明,SDS极大促进了剩余污泥酶水解,且复合酶的处理效果优于单酶.复合酶的投加量为0.06 g/g时,SCOD溶出率随SDS投加量成正比增加.SDS为0.20 g/g时,S...  相似文献   
45.
沈静  李咏梅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8):1801-1806
在缺氧-好氧(A/O)脱氮系统中调节混合液回流比和外加碳源,研究了混合液回流比和不同碳源对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中NDMA总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混合液回流比可以提高A/O系统对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其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缺氧池来实现;混合液回流比为400%时,可同时较大幅度提高常规指标和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率.外加碳源有利于A/O系统中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当葡萄糖和蛋白胨作外加碳源时,A/O系统中缺氧池对NDMA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当乙酸钠作外加碳源时,缺氧池所起的作用下降;蛋白胨的加入会使进水中NDMA总前体物浓度大幅度增加;综合常规指标和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效果,选择葡萄糖作外加碳源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46.
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使得寻找清洁能源迫在眉睫,而氢能近来备受关注。文章重点研究了光合细菌利用废水分批生物制氢过程中氮源种类、氮源浓度、碳源浓度对产氢的影响。通过改变氮源种类、氮源浓度、碳源浓度来测定产氢量,最终来确定最佳的产氢条件。实验表明:不同氮源对光合产氢菌群产氢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谷氨酸钠对光合细菌产氢量提供了最佳氮源,且当谷氨酸钠的浓度为2 g/L时,最佳产氢累积量为300 mL;碳源浓度越大,产氢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7.
前置反硝化脱氮系统外加碳源在线控制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碳氮比(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连续流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外加碳源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能使出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N)的浓度在满足出水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外加碳源的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总回流比大于2碳源不足时,增加总回流比并不能提高脱氮效率;总回流比一定,缺氧区出水NOx--N的浓度达到2mg/L左右时,即使碳源投加量成倍增加,TN的去除率提高不多.在对总回流比与投加碳源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加碳源量的控制方案:通过使缺氧区出水NOx--N浓度维持在2mg/L左右来控制外加碳源的投加量,总回流比由进水TN及出水NOx--N浓度的标准值来确定.该控制方案既容易判断碳源投加的最佳点又能节省碳源的投加量,易于在污水处理实践中实现.  相似文献   
48.
实验研究了蔗糖为碳源,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氮源对NⅢ2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起始pH值为7.50,以硝酸钠为氮源,发酵液pH会上升,升至7.60~8.34时,NⅢ2菌株开始大量分泌微生物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可达7.5 g/L,该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的最高值。脲为氮源,pH则下降,降至5.04~6.49时,大量分泌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达5.2 g/L。蛋白胨、氯化铵和硫酸铵等为氮源时,pH下降十分明显,pH小于3.71时有絮凝剂分泌,发酵72 h产量约2.0 g/L或更小。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时,发酵液中有黄色物质分泌,该黄色物质出现或黄色逐渐加深,是NⅢ2菌高产絮凝剂的标志。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发酵所产絮凝剂为O-糖蛋白。当以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絮凝剂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55%、33.28%、19.39%、13.81%和15.51%,且蛋白含量越高,絮凝剂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49.
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7d,添加接种菌剂的物料升温累积值为66.0℃.d,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3℃.d)大261%;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水分去除率(27.33%)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56%)提高了8.77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20.90%)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2.31%)高8.59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减重率(18.67%)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0.80%)高7.87百分点。(2)试验8d,添加外加能源的升温累积值(69.5℃.d)比不加外加能源(46.2℃.d)大50.43%;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水分去除率(33.50%)比不加外加能源(28.56%)高4.94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的物料VS降解率(22.62%)比不加外加能源(19.67%)高2.95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减重率(19.56%)比不加外加能源(17.87%)高1.69百分点。  相似文献   
50.
蒋勇 《安全》2009,30(10):65-66
(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的电弧热,使焊条金属与母材熔化形成缝的一种焊接方法。焊接时,母材为一电极,焊条为另一电极。电弧是在焊条一母材之间的空隙内通过外加电压引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