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65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的入侵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瓣海桑因其具有速生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于滩涂海岸造林和控制外来杂草互花米草。但是同样作为外来种,无瓣海桑其自身的入侵性及生态风险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依据外来种风险评估的侧重点,分别从定居特性、传播特性及其影响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无瓣海桑的入侵生态特征的相关研究,表明无瓣海桑具有速生、高生产力、对低温和土壤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已在澳门等地出现扩散入侵现象等利于入侵的特点;但是同时它生态位宽度中等,繁殖率较低,并且它的种植会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利于乡土红树植物的生长。现有对无瓣海桑入侵生态特征的定性研究并不能完全确定其入侵性和生态风险。因此今后需采用风险评估模型等手段对无瓣海桑入侵性进行更为深入地评估。  相似文献   
52.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综合到一起,就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它构成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使地球生态系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一部分。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千疮百孔,如果物种大规模灭绝的趋势得不到控制,地球生态系统将会崩溃,人  相似文献   
53.
生物入侵:无声的灾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世界性难题 生物入侵是世界性的难题,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相似文献   
54.
我国对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互花米草是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外来物种,自引进之后,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对我国沿海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引起了我国学者对互花米草进行了广泛系列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我国学者对互花米草的研究从引种栽培、生物学特征、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引进互花米草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以后的研究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这对我国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外来物种以及进一步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萝岗街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开发区、萝岗区行政服务中心所在地,辖区面积80.1km2,总人口6.5万人,下辖8个社区居委会。所辖社区是2005年由农村转制而成,是一个由农转非社区组成的街道。萝岗街于2010年正式启动国  相似文献   
56.
高嵘 《环境教育》2011,(3):21-23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6月发布了禁止移植大树、古树进城的通知,如今已经过去一年多,然而在全国各地,大树进城之风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57.
毛子龙  赖梅东  赵振业  杨小毛 《生态环境》2011,20(12):1813-1818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分别设置红树林(Kandelia candel)群落、红树林.薇甘菊群落、薇甘菊群落以及光滩等样地,采集植被、凋落物和土壤剖面样品,分析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碳储量从未被入侵下215.73tC/hm^2减少到轻、高度入侵下的197.56tC/hm2和166.70tC/hm2,分别减少8.42%和22.72%。其中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显著减少,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薇甘菊入侵一方面导致红树林枯萎,减少植被生物量,增加凋落物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降低土壤碳储量。薇甘菊入侵后红树林碳储量的降低将大大削弱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58.
刘会玉  林振山  齐相贞  沈竟 《生态环境》2011,20(11):1638-1646
栖息地毁坏和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两大威胁,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两者的共同作用将比单独作用所带来的物种多样性丧失更大。本文基于竞争-扩散均衡机制,考虑了外来种的不同竞争力,结合景观中性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外来种入侵对栖息地毁坏(栖息地破碎和面积丧失)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外来种入侵成功将首先威胁竞争力与其相邻的弱物种;2)栖息地毁坏与种间竞争共同决定着外来种入侵的成功与否。当栖息地破碎促进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其抑制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则会促进入侵。当栖息地丧失促进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栖息地丧失抑制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将一定程度地促进入侵,但随着丧失面积的增加,则转为抑制。因此,为了抑制不同竞争力的外来种入侵,应采取不同的栖息地保护策略,并保护和促进其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  相似文献   
59.
外来物种入侵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农林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是对外来物种引进、扩散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其对  相似文献   
60.
李兆全 《安全》2011,32(3):22-24
为使特钢厂焕发活力,本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随着改造的深入,外来施工单位也日益增多。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队伍管理混乱、施工工期紧等诸多问题,使本厂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