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废陶瓷的多孔陶瓷研制及其对Ni2+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SEM、XRD、FT-IR表征及多孔陶瓷对废水中镍的去除能力,确定多孔陶瓷的制备条件:原料中田菁粉掺杂质量分数为4%,焙烧温度为800℃.SEM和孔结构表征说明,焙烧使多孔陶瓷形貌、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孔径呈现增大的趋势;EDS分析能表明,原废瓷粉和多孔陶瓷的主要元素组成均为Si、Al、O.SEM、XRD和FT-IR分析表明,多孔陶瓷吸附前后结构稳定.吸附Ni2+的系列实验表明,多孔陶瓷用量为10 g·L-1,吸附时间为60 min,进水pH值为6.32,进水Ni2+浓度在100 mg.L-1以内.在此条件下废水的Ni2+去除率可达89.7%,多孔陶瓷对废水中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以制备的多孔陶瓷处理含镍废水,考察多孔陶瓷对废水中Ni2+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多孔陶瓷对Ni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R2=0.999 9),Qe为9.09 mg·g-1;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来描述,温度由20℃升高至40℃,最大吸附量Qm由14.49 mg·g-1上升至15.38 mg·g-1.  相似文献   
12.
Catalytic bubble-free hydrogenation reduction of azo dye by porous membranes loaded with palladium (Pd) nanoparticles was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s of Pd loading, dye concentration and reuse repetitions of membranes were investigated. In reduction, the dy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hereas the pH rose gradually. An optimal Pd loading was found. The catalytic membranes were able to be reused more than 3 times.  相似文献   
13.
以刺槐豆胶(LDG)、海藻酸钠(A)为材料制备复合凝胶珠,探讨反应时间、碱性品红浓度、温度及pH对复合凝胶珠吸附碱性品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凝胶珠对碱性品红的吸附在180 min后达到平衡,pH=8为最佳吸附pH,同等条件下,复合凝胶珠对碱性品红的吸附优于活性炭,其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14.
漂珠是粉煤灰中一种比重小于1,浮于水面的空心玻璃珠,在粉煤灰中的含量一般只占0.5%左右。它具有质轻、壁薄、耐高温等特性,用它制成的各种保温耐火材料,节能效果显著。目前许多电厂都是采用人工  相似文献   
15.
程刚  周孝德  王静  仝攀瑞 《化工环保》2007,27(4):319-322
介绍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主要参量及表征、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指出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制备过程的技术关键与基本参量的功能。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展望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特征及其运移规律,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由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得到研究区浅层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相关系数最高,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模拟计算铁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分布情况,得到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此成果对研究多孔介质中铁的运移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是多孔介质中普遍存在的细菌群落,会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并影响粒子的迁移沉积。采用格子玻尔兹曼-离散单元耦合方法(LBM-DEM)研究了悬浮粒子在覆盖生物膜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发现生物膜的存在会降低孔喉尺寸和DLVO排斥势垒,这有助于增强悬浮粒子的沉积。进出口压差是影响粒子滞留率的主要因素,低进出口压差下粒子无法突破排斥能垒,高压差下流体力通过改变粒子的沉积位置可提高渗透率。溶液离子强度变化主要影响排斥屏障。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对压差变化响应较小;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粒子滞留率受进出口压差的影响较大。此外,从介观角度观察入流速度对悬浮粒子黏附与滚动的影响,发现粒子的初始沉积点与来流方向的角度随着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以断裂穿透地层的层位为依据,对恩平凹陷、番禺4洼、惠州凹陷和陆丰凹陷1674条断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区内发育深部断裂、中深部断裂、中部断裂、中浅部断裂、浅部断裂和深浅沟通型断裂6种类型。深浅沟通型断裂切割地层范围最广,连接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层数最多,最有利于油气成藏;深部断裂有利于古近系成藏;中深部断裂对古近系和新近系成藏均有利;中部断裂和中浅部断裂通常起控制圈闭形态的作用,仅当有油气通过其他途径运移至中部断裂和中浅部断裂所控圈闭中才有利于成藏;浅部断裂多使已有圈闭破碎化、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20.
花痴     
袁新廷 《环境》1995,(4):29-29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我国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已超过7000多万吨,而利用率仅为总排放量的1/5,造成粉煤灰的大量堆积,占用大量耕地,严重污染环境。大量的粉煤灰如不能很好加以利用,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实,粉煤灰是一种极有用的潜在资源,用它可提取空心漂珠、氧化铝和生产水泥,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