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652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81.
根据2006-2010年深圳市8个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O3的监测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年来,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盐田区和龙岗区监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差,而华侨城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006-2010年大气环境环境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蛰.  相似文献   
82.
灰色GM(1,1)预测模型是灰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预测方法之一,因此,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以乌鲁木齐市市区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在分析灰色预测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强大的矩阵功能,实现灰色GM(1,1)模型算法。通过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乌鲁木齐市未来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未来4年环境空气质量将持续好转,表明近年来乌鲁木齐市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战略实施卓有成效。机动车尾气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和减少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为今后乌鲁木齐市制定大气环境规划、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森林衰退的原因,于2000,2001和2002年的8月,分别选择出现森林衰退的日本奥日光白根山落叶树森林和未出现森林衰退的长野县大芝高原红松森林设立监测点,对光化学氧化剂臭氧(O3)和过氧化物的浓度进行监测,同时利用人工气候室对森林植物山毛榉和白桦进行了50′10-9O3、100′10-9O3和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过氧化氢(H2O2)及甲基过氧化氢(MHP))的暴露实验.野外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奥日光和长野的O3平均浓度相同,奥日光的H2O2及MHP平均浓度均高于长野;大气中的H2O2和MHP总是与O3共存,并且其浓度随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暴露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的山毛榉和白桦出现了不同于O3暴露的叶片伤害症状;与100′10-9O3相比,50′10-9O3+2′10-9~3′10-9过氧化物导致植物出现了严重的叶片伤害和显著的光合速率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除O3外,大气中的过氧化物也是导致森林衰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机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在某机场选取三个监测点,在正常飞行条件下,对不同时间段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七天监测期间,机场及机场周围SO2、NO2浓度均未超标,PM10在机场内部有一天超标;各时间段SO2的贡献率在2.9%~12%,各时间段NO2的贡献率在6.9%~77%,机场飞机的尾气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5.
针对HJ 2.2-2008施行以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并结合导则规定、实践工作、评价案例及相关专业技术要求,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规范、完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以夏、秋、冬三个季节合肥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PAHs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测定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合肥市大气PM10和PM2.5中PAHs的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冬季秋季夏季。夏季PM10中不同环数PAHs的分布规律与该季PM2.5不同,而秋冬季则相同,分布规律都是5~6环4环2~3环。通过采用BaP毒性当量法对PAHs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发现合肥大气PM10和PM2.5中PAHs的BEQ值除了夏季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外,秋、冬季节均高于国家标准限值和国际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87.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环境污染问题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而大气环境是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大气环境尤为重要。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有关部门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力度,但保证大气环境质量仍任重道远,对大气环境进行质量监测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大气环境监测及监测质量控制进行粗浅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8.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红线内涵及划定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一项重大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启动了24个城市的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其中划定环境红线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本文结合福州、宜昌、平潭等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实践,首次提出了大气环境红线的技术框架,将大气环境红线划分为源头布局敏感区、污染易聚集区及敏感的环境受体三类,并创新性建立了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方法,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空间规划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9.
基于单位成本分析模型对2000—2009年西安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价值量进行了系统核算,并从总量与结构两方面对核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安市历年大气环境的实际治理成本(除2002、2006、2009年)来看,该市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基本上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而大气环境虚拟治理成本在一般年份(除2002、2006、2009年)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可见,西安市为改变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增加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但在初期治理资金缺口仍在增加,而随着投资的持续增加,许多大气环境治理设施的建立与作用的发挥,大气环境污染状况逐渐减轻,治理资金缺口开始变小;在核算年份中,西安市工业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主要放在了烟尘方面,城镇生活SO2虚拟治理成本在生活废气总虚拟治理成本中所占比例最高。最后,针对发现问题,对该市今后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方向和措施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黄舸 《四川环境》2012,31(6):91-94
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其定义相近、设定途径相似,但两者又有不同。故在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预测分析时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极易混淆。本文以某县殡仪馆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分析建设项目设置防护距离的设置条件,帮助环评工作者理解防护距离设置原则,防止出现"在环境保护法规和导则要求下盲目划定、划大防护距离"的技术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