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有机食品生产在全球蓬勃发展,发展大连有机食品生产,建设大连有机食品的基地,对发展大连可持续农业,保护大连农村生态环境意义重大。评议中谈及到大连市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2.
通过调查描述了大连市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3.
144.
《中国劳动科学》2006,(3):61-61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劳动保障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条例》的主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完善政策规定,扩大参保覆盖面,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截至2005年10月末,全市共有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6万人,参保单位17980多户,覆盖面达94%。  相似文献   
145.
146.
大连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人文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及评估标准,基于状态空间法,从区域资源、区域环境、人文因素三个维度对大连市2002-2012期间47个指标,评价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十二年来,大连市人文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指数几乎都在临界值以下,即处在影响适度范围内,总体上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与青岛市相比,大连市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避免在以后的发展中受到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7.
<正>自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全面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以来,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通过对区域中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指导,使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使广大企业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积极踊跃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8.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目前大连市10个国控子站PM2.5和臭氧监测设备已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8月末开始试运行。据介绍,目前大连市10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中只有青泥洼桥一个点位具有PM2.5和臭氧监测能力,其他点位只监测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4项污染物。为确保今年年底前10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能够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大连市申请了减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国控子站的PM2.5和臭氧监测设备购置。据大连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年底前,大  相似文献   
149.
市场热点频仍,产业布局多变,价格走向迷离,由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0.
城市化背景下大连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任学慧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892-894,916
在城市化背景下,选择大连市的城市建设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3类共30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根据3类发展的速度快慢可判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由于大连市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速度远快于城市经济和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得出大连市目前还处于未实现可持续发展阶段。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