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3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451篇
安全科学   204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162篇
综合类   2829篇
基础理论   221篇
污染及防治   796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错流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CDMBR)对己内酰胺废水进行了180d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测定反应器的膜出水和上清液的水质,并对污泥进行了耗氧呼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上清液COD一直保持在100mg/L以下,而膜出水的则保持在50mg/L以下,膜对上清液的COD去除率达50%,而对氮的去除没有贡献。可溶性细胞产物(SMP)在反应器内容易积累,停留足够的时间后能被生物降解。通过投加抑制剂测定耗氧呼吸速率,发现异养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性由于F/M的降低和SMP积累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不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跨膜压力、膜面流速越大,通量衰减得也就越快。  相似文献   
992.
厌氧-吹脱-好氧-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设计了用厌氧-吹脱-好氧-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进水的CODCr分别为6000~8000和1500~2000mg/L,色度分别为5000和1800倍左右时,厌氧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4和2d,吹脱池的停留时间为16h,气水比为0.01m^3/L,好氧反应器和煤渣吸附池的停留时间分别为14~18和14~16h时,该流程对废水CODCr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2.7%左右,对色度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7%和86.5%。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序批式反应器中长期驯化好的以亚硝酸盐为主要基质的纯种污泥,做锥形瓶实验,分别研究pH和碳氮比对亚硝酸型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硝酸型反硝化适宜的pH范围在7.7~8.6,最佳pH值在8.2左右;碳氮比(C/N)大于1.94,可实现连续稳定的脱氮效果,起始亚硝氮比基质降解速率随C/N的增加而增加,大于3.11速率几乎不再增加,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出该实验条件下C/N的饱和常数Ks为9.36。  相似文献   
994.
在分析氧化沟技术处理制革废水中的泡沫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泡沫对稳定达标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生物流化床的床层膨胀行为直接与生化反应区的水动力学和效率相关,床层膨胀特性是进行合理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流化床设计一般没有考虑生物膜的影响,但生物颗粒的流化行为有别于光滑载体,因此需要对曳力系数Cd和膨胀特性方程中的ui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两相流化床设计和运行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生物脱氮工艺控制优化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单污泥生物脱氮系统具有所需反应器体积大、硝化反硝化效率低及对进水COD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总结了提高生物脱氮工艺效率的在线控制策略,如曝气控制、外投碳源控制和污泥龄控制(SRT),为当前污水厂在工艺设计一定的限制性条件下进行在线优化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生物废水处理应用于序半连续式反应器(SFBR)工艺中的微生物生长、硝化和反硝化动力学。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No. 1)中的原理和结论,导出了在有氧阶段和缺氧阶段微生物生长速率、铵、硝酸盐、易生物降解基质等的反应速率及它们的物料平衡方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的各参数采用了合适的方法进行参数估值,即:龙格库塔法解常微分方程组和黄金分割法搜索最小误差,该模型的最小误差ε≈4 799;得出了应用于本工艺中数学模型中的各动力学参数和化学计量系数,如KS 39. 997,KNO 0 .397,KNH 1 997,KOA 0 .404,KOH 0. 297, μA 0 .0026,μH 0. 207,YA 0 .24,YH. 0 6。  相似文献   
998.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龙须草制浆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龙须草制浆废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HRT)8 h,CODcr容积负荷1.5 kg/(m3·d);好氧阶段最佳条件为HRT 10 h,CODcr容积负荷0.65 kg/)m3·d),温度20~30℃,pH 7.0~7.5.在进水CODcr浓度为10 g/L左右的情况下,出水CODcr为1g/L左右,出水悬浮物SS在300mg/L左右,SV接近4%.同时,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9.
微生物还原浸出法回收废旧电池粉末中的金属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驯化培养K1、K2、K3 3株锰还原异养微生物,使微生物耐受电池重金属离子的能力提高.通过微生物的还原作用将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回收利用.微生物利用MnO2作为代谢呼吸链最终电子受体,传递氧化有机物产生的电子,还原溶浸锰于介质中.与其他菌株相比,K1菌株表现出很强的金属耐受性,最终浸出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000.
垃圾压缩站污水是一种具有高COD、高NH3-N特点的有机污水.以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为基础,通过投加高效菌株对活性污泥系统进行生物强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相比,厌氧出水COD去除率提高约30%,好氧出水NH3-N去除率提高约20%.最终出水COD《120 mg/L, NH3-N《25 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