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7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2373篇
安全科学   420篇
废物处理   325篇
环保管理   342篇
综合类   4873篇
基础理论   411篇
污染及防治   1619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过去五年,用人工芦苇床系统处理废水在欧洲发展很快,初步统计,到1988年初,仅英国、丹麦、西德三国就建成芦苇床废水处理系统300多个;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大量的芦苇床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由于这种工艺具有基建投资低、建造方便、管理容易、节电省钱,因此是中小城镇废水处理投资中较为有效的方案.1985年英国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协调组,为评价这种工艺制订出综合的研究和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62.
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生产废水,工程实践表明,只要管理严格完善,CODcr和BOD5去除率在95%以上,所排废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处理成本在国内居较佳水平,处理1立方废水在0.45元左右。  相似文献   
63.
微生物降解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4.
比较了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I型)在4-6m/h过滤速度条件下,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平均为70%左右;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导流筒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Ⅱ型)与直接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Ⅲ型),在试验初期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51.6%。但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试验后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均达70%以上。生物膜对藻类的生物絮凝、吸附、生物膜的脱落沉降等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藻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铜(Ⅱ)、镉(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董铺水库为水源、天然纯棉绳为人工基质培养生物膜,研究了附着在棉绳表面上的自然水体生物膜吸附Cu和Cd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及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型拟合,发现生物膜对2种重金属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F)和Langmuir(L)吸附等温式,对2种金属的吸附能力顺序是:Cu>Cd.生物膜对Cu和Cd的吸附在数小时内可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特征.通过调节吸附液的pH值,研究了不同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2种金属的吸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6.
2,4-二氯苯氧乙酸完全抗原和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分子环境污染物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半抗原,牛血清蛋白(BSA)为载体蛋白,通过与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的偶联反应,合成适当结合比、性能良好的2,4-D完全抗原,并制备了2,4-D的多克隆抗体.完全抗原合成方法为:在pH6、0.05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偶联反应,2,4-D的最终浓度控制为12mg/mL,于4℃条件下反应18h,EDC的加入量控制在6~9mg之间.以结合比为16:1的完全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效价达到6.55×106兔抗血清.抗血清稀释2000倍,剂量-反应曲线在2,4-D浓度为0.5~2000mg/L的范围内线性度最好,相关系数R=0.9946.抗血清稀释8000和16000倍,2,4-D的检测范围为8μg/L~125mg/L,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52和0.9655.经过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制备的抗血清可以用于饮用水中2,4-D的检测.  相似文献   
67.
陈方荣 《环境科技》2005,18(Z1):42-43
有些景观水域(人工湖、河)采用宏观粗放的生态法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景观水由于简单地套用宏观生态法进行水质维持,反而使亲水区域减少、蚊蝇滋生、水生植物生长失控、水体混白、清塘困难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采用造流复氧强化、微观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与终端沉降速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流体力学角度,通过建立沉降速度模型探讨了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与终端沉降速度.计算结果表明,(1)绝大多数颗粒污泥的沉降过程属于过渡区(1<Re<100)而非层流区,其沉降速度与直径成正比,可用Allen公式进行计算;(2)颗粒污泥的终端沉降速度远高于厌氧反应器中废水的上流速度,其良好的沉降性能解决了在高负荷情况下污泥的流失问题.所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条件下的情况.为厌氧反应器的工艺设计与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白韬光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1):38-42,45
介绍了A/O(缺氧/好氧)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成熟可靠、出水完全达到排放标准,说明该工艺可以作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0.
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在环境工程治理领域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各类型反应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了催化反应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