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常用的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竖直井实现,但竖直井修复技术存在单井接触范围小、精准度低、难以在地表设施较多的场地实施等问题。污染场地水平修复井技术通过水平定向钻进手段协同化学氧化/还原、气相抽提、地下水抽出处理等修复方式靶向去除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污染物,克服了竖直井修复技术的不足,适用于在产设施和构筑物下方的土壤/地下水修复。针对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优势及局限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该技术在J省N市某石油烃污染场地进行了工程示范,并结合软件模拟论证,采用水平修复井技术协同碱活化的过硫酸钠药剂注入。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实施不受修复区域地表市政设施的限制,对场地及周边环境扰动小,单井接触范围大,修复精度更高,工期100 d内石油烃浓度降低了96.47%,达到修复目标值。该技术的成功示范可为我国原位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参考,其推广和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2.
鹤岗矿务局选煤厂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致力于洗水闭路循环实践,基本达到了一级洗水闭路循环标准。不仅减少了煤泥水污染,保护了环境,而且每年可获得约32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厂在洗水闭路循环实践中的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74.
百重7井区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了考察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我们对钻井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过程中由于进入地下水水层中的污染物总量很小,同时由于所使用的钻井液添加剂的可生化性较好和生物毒性小,进入地下水水层的污染物不会对水源构成严重危害。另外由于地层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地下水水质不会因钻井而出现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淮北矿务局张庄煤矿中央风井位于该矿工人村内,距住宅楼不足20m远。机房内安有两台G4—73—11—NO22D型通风机,电动机功率380kw,风量4760m~3/min。其中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因该风机产生的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周围居民反映强烈,当地环保局按规定征收其排污费,并列入1994年淮北市限期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76.
在公路软基处理过程中,如公路上空有高压线穿越,则往往因高压线下净空不够使袋装砂井无法施工,采用其它处理方式时,往往导致处理费用大幅上升。本文介绍了套管接驳的方式施工装砂井的工艺,经济可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数字化地下流体化学组分的观测中,认为热水井的脱气和脱气后的气体干燥是两个关键环节。我们在怀4井的气汞观测中,经过多次试验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环节。2004年以来,观测资料稳定,并清晰地记录到了固体潮形态。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井的基本情况及所架数字仪器的技术系统构成,对水位、地热、气氡等主测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热数据基本稳定;气氡数据由原集气装置的不合理,数据上下波动较大,基本无法使用,经改造后,数据趋于稳定;水位受到调节集气装置出水量的影响,但排除该影响后数据基本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作者从成功运用"优势菌处理工业废水技术”的某织染公司水解池中取得10株纯菌.为了解该系统保持稳定脱色效果的原因,对分离到的10株纯菌进行进一步的脱色研究.分别对10株纯菌的完整细胞及其细胞破碎液进行活性染料的脱色实验,结果发现这10株菌均具有较高脱色率,且其混合菌群完整细胞的脱色效果优于各单株菌.混合菌群及各单株菌破碎细胞脱色实验结果与完整细胞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傍河地下水的水均衡状况,以及傍河水源井群补给范围受河道硬化的影响,选取张家口盆地的Y傍河地下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法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数值模型,通过水均衡分析探究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均衡状况造成的影响;利用MODPATH对水源井群进行质点反向示踪模拟,获得井口质点向前追踪1 000 d的补给范围,对比水源井群补给范围并结合历史与近期水质数据分析河道硬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傍河地下水水均衡情况显示,主要的补给项为边界流入和降雨入渗,二者补给量分别为208.04×103与35.91×103 m3/d,占比分别为82.88%与14.31%;主要的排泄项为边界流出与地下水开采,二者排泄量分别为152.12×103与95.40×103 m3/d,占比分别为60.60%与38.01%.②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均衡的影响表现为河水对地下水的入渗量减少了46.79×103 m3/d,入渗量减幅为86.91%,且地下水停止了对河水的排泄,补给范围地下水水位下降了2~6 m.③河道硬化对傍河水源井群补给范围的影响表现为井群1 000 d的补给范围沿河流方向上减少了271 m,垂直河流的最宽距离增加了210 m,面积增加了0.77 km2,补给区域向远离河岸的方向发生偏移.④河道硬化对傍河地下水水质影响表现为河道硬化后傍河地下水pH、总硬度、氨氮浓度等均下降,有效减少了地表水污染物的入渗,但地下水的化学环境发生改变,潜在风险增加.研究显示,河道硬化极大地阻碍了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严重影响了傍河地下水源的补给量和补给范围,使水源井群的补给区域发生偏移,给傍河地下水水源安全带来新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