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868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75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利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玄武湖的沉积磷形态,在玄武湖沉积物中,铝结合态磷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为64 mg/kg,其余形态磷中,铁结合态磷为241 mg/kg,有机磷为335 mg/kg,钙结合态磷为394 mg/kg.在环境变化的条件下,铁结合态磷可以释放到间隙水和上层水体中,是湖泊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铝结合态磷由于含量少,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很小;钙结合态磷相对稳定且很难被生物利用,对湖泊富营养化影响不大;有机磷对水体有机负荷影响较大,并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富营养水平。与《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湖体水质目标相比,西部沿岸区和东部沿岸区有超标现象,其余湖区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出入湖河流21个控制断面(苏州苏东河越溪桥因河道整治无法采样)中,有14条河流水质符合2005年水质目标类别要求,达标率为70.0%;9条主要人湖河流中有6条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66.7%。45个环湖河流行政交界断面中,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了抚仙湖富营养化治理思路和综述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入湖河道治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认为复合型湿地工艺较为适应入湖河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盲目上马,布局失控,云南省小水泥迅速发展。落后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使水泥粉尘排放量剧增,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应积极推进小水泥结构调整,加强管理,综合治理,才能减少粉尘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小清河流域环境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探讨山东省滨州地区环保局王凤桐,陈俊善,田家怡,韩林军,陈瑞民小清河原是山东省一条重要的排水防洪、交通航运、农业灌溉、生活饮用、水产养殖等多功能河道。在流域内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70年代起,大量的工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泰来县泰湖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日本霞浦湖微囊藻的处理与资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第二大湖泊——霞浦湖位于日本茨城县东南部,流域面积约2157km~2,湖水面积约220km~2,水容量约8亿m~3,平均水深4m,最大水深7m,是典型的富营养化型湖泊.1965年以前,霞浦湖COD值为5mg/l,到1979年竟达到11.3mg/l,大大超过了3mg/l的环境标准值.水质的富营养化,导致每年夏季霞浦湖微囊藻等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河道发臭、鱼类死亡以及有碍景观等种种问题.为了尽快改善这一现象,日本建设省除削减霞浦湖污染负荷、底泥溶解负荷外,还对微囊藻进行直接去除并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微囊藻属蓝藻门,藻体为单细胞、球形、直径约3~6μm,细胞表面覆盖有胶质衣鞘,细胞原核的四周存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通过  相似文献   
18.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底泥产生的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自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磷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于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不同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洞庭湖区湿地垦殖强度大,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恶果。研究表明:控制人口总量,退田还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避洪耐涝型湿地特色产业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由此认为,如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长荡湖水环境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荡湖为太湖流域一过水型、浅水草型湖泊 ,受过水水质和湖内水产业的过度开发 ,造成湖水质量逐年下降 ,湖水质量已处于Ⅴ类和富营养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