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81.
本工作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铝对马尾松针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吸收光谱、光合作用和叶绿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2种形态稀土在水稻幼苗体内的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La、Gd、Y轻、中、重稀土离子和稀土-EDTA配合物2种不同形态稀土元素的根、茎叶中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水稻的根及茎叶对稀土元素的培养液叶中的稀土含量呈正相关;稀土的离子形态为根利用的有效形态,其在水稻幼苗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当以稀土-EDTA配合态存在时,其在根部富集明显低于离子态,在茎叶中富集则显著增大,显示出稀土-EDTA配合态为植物茎叶利用的有效形态。  相似文献   
83.
麦秸腐解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小试结果马瑞霞,刘秀芬,袁克林,孙思恩(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在农业实践中,当人们分析农作物减产原因时,传统的从水、肥、种及病虫害几方面进行分析,而农田中的化学作用长期被忽视.自70年代...  相似文献   
84.
La对Cd伤害大豆幼苗的生态生理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盆载法研究了Cd对大豆幼苗的伤害及La对Cd伤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500mg/L CdCl2严重抑制大豆幼苗的代谢与生长,叶面喷布30mg/LLaCl3一次,能缓解Cd毒造成的伤害。实验证明,这与La能增加大豆幼苗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细胞质膜透性与植株体内Cd含量、维持TTC还原力等多重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5.
单嘧磺隆在小麦田中的残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单嘧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 ,单嘧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土壤经甲醇 /氨水混合液提取 (小麦用丙酮 /水混合液 ) .液液分配及C1 8小柱净化、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单嘧磺隆的最低检出量为 4ng ,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2mg·kg- 1 .本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91 1 7— 1 0 3 8% ,变异系数为 1 47— 1 1 8% .应用上述方法 ,测定了单嘧磺隆在北京、山东两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以及在土壤、小麦中的最终残留 .结果表明 :在北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9 2 4d ;在山东土壤中的半衰期为 1 3 5 9d;当按推荐剂量施药 ,小麦收获时 ,在土壤和小麦中 ,北京、山东两地均未检出单嘧磺隆  相似文献   
86.
依据盆栽试验数据,利用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辨率的理论模型,研究了水分和氮磷营养对小麦叶片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影响,探讨了节水灌溉下碳同但素分辨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分差异引起△有较大变异。△值随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SRWC的60%-70%条件下△值最高,土壤磷水平对△的影响较大,严重缺水时磷水平提高,△值提高;水分状况改善,磷引起△值提高时有一适宜用量范围。SRWC为40  相似文献   
87.
水杨酸对小麦高盐毒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盐敏感品种中国春、农大85021和抗盐品种冬68、茶淀红等4个品种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水杨酸对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水杨酸能够相对提高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的数量、速度和质量;提高幼苗根和叶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强其渗透调节能力,同时提高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细胞保护酶的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降低叶片质膜透性和盐分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缓解盐害,提高小麦抗盐性  相似文献   
88.
为评估将伯克氏菌Y4(Burkholderia sp.Y4)作为污染农田小麦降镉(Cd)菌的可行性,通过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土壤Cd逐级提取、小麦Cd亚细胞分布和赋存形态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菌株Y4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Cd有效态变化,以及小麦根、基节、节间和籽粒Cd含量及其转运特征.结果表明,根施菌株Y4显著降低了小麦根部和籽粒Cd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降幅分别为7.7%和30.3%.小麦营养器官Cd含量及Cd转移因子结果显示,菌株Y4处理使Cd从基节向节间的转移因子降低79.3%,小麦节间Cd含量也随之降低50.9%.Cd赋存形态研究发现,菌株Y4处理增加了根和基节中残渣态Cd占比,降低了根系中无机态和水溶态Cd的含量,并提高了基节中残渣态Cd含量.进一步检测Cd的亚细胞分布发现,根细胞壁和基节细胞液中Cd含量增幅分别达21.3%和98.2%,可见菌株Y4处理提高了根细胞壁和基节细胞液对Cd的固定能力.深入研究根际土壤发现,菌株Y4处理使小麦成熟期根际伯克氏菌的相对丰度由9.6%提高至11.5%,并改变了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了Gemmatimonadales、PseudomonadalesChitinophagales等相对丰度,并降低了Acidobacteriota等相对丰度.同时,施加菌株Y4提高了根际土pH值,增幅达8.3%;降低了土壤中的可交换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其降幅分别达44.4%、21.7%和15.9%,而残渣态Cd比例高达53.6%.根施菌株Y4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增幅可达22.0%和21.4%,并且碱解氮含量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由此可见,根施菌株Y4不但提高了土壤氮素可利用性,同时能够通过降低根际土壤中Cd有效性、提高小麦根和基节的Cd拦截固定能力,“两段式”阻控污染土壤中Cd向小麦籽粒的转运积累.故伯克氏菌Y4作为小麦降Cd促生菌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酸性镉(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问题,以陕西商洛轻中度Cd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分别施加生石灰、生物炭和钙镁磷肥,通过小麦-玉米轮作试验,探究不同用量钝化剂对Cd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效果,筛选出最佳的钝化剂配比.结果表明:①通过钝化剂的施加,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土壤质量.②施用钝化剂后,小麦和玉米的籽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③3种钝化剂可有效地提升土壤pH值和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生石灰2 340 kg·hm-2(C3)处理效果最佳,分别增加小麦和玉米土壤pH 1.453和1.717单位,减少有效态Cd含量34.38%和30.20%.④施加生物炭1 800 kg·hm-2(B2)处理对降低小麦根系、秸秆和籽粒Cd含量效果最好,较CK分别显著降低了53.60%、38.86%和52.96%,其小麦籽粒ω(Cd)降低至0.09 mg·kg-1,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的小麦Cd限量值(0.1 mg·kg-1);施加生物炭1 260 kg·hm-2(B1)处理对降低玉米根系、秸秆和籽粒Cd含量综合效果最佳,较CK分别显著降低43.74%、53.20%和94.57%,其玉米籽粒ω(Cd)降低至0.001 9 mg·kg-1,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的玉米Cd限量值(0.1 mg·kg-1).因此,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影响,生物炭在轻中度Cd污染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农田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不同外源条件下稀土在小麦植株中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全国14个稀土施用区3种不同施用条件(土施、喷施、拌种)下的成熟小麦样品及未施用稀土对照样品,利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小麦植株的根、茎、叶及籽粒中14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别探讨了不同外源下小麦植株各部位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与有关文献中的报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施和拌种的小麦各部位没有发现明显残留,施用样各部位稀土总量比对照样增加约5%-10%,其分布模式与土壤类似;喷施的小麦样品的根、茎、叶中稀土残留严重,其含量比对照样高一个数量级,其分布模式与土壤及对照完全不同,表现为轻稀土更富集;3种施用方法的小麦籽粒中稀土残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