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5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为掌握淮河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提高淮河流域对极端气温灾害的应对能力。以淮河流域1961~2016年149个气象站点、太平洋气候因子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为基础,利用优化的非平稳性(Transformed-Stationary)极值分析方法、空间Ward-like层次聚类分析方法、M-K趋势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对淮河流域极端气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年最高气温在1960和2000s为增加趋势,2000s后增加趋势不显著;从1970~1980s,年最高气温呈减小趋势;年最低气温在1960s呈下降趋势,1970s以后年最低气温呈增加趋势;(2)年最高气温重现期对应的温度多数站点表现出非平稳态并显著上升,增幅达1.5℃。年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在1978年前后出现上升的拐点,在2000年前后暖化现象有所减缓。年最高气温距离海洋越近,上升趋势越显著;年最低气温则相反。(3)不同重现期年最高气温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淮河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呈显著减小趋势,年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恰好与其相反。(4)北太平洋海温异常显著的影响着淮河流域的7、8月极端气温的变化,淮河流域的极端气温的非平稳变化有着与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东太平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淮河流域12~1月气温异常与渤海海温异常同步、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同步变化;7~8月温度异常与12~1月的温度异常结果相反。环流特征分析表明,淮河流域冬季暖化现象受到东北地区暖化的影响;7~8月温度的变化主要由青藏高原低压和蒙古低压在逐年减弱而改变环流特征造成,东南区域极端高温增加,西部区域降水增多、极端高温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2.
三江源地区1961~2005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江源地区1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5年来,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明显增多,分别以26 d/10 a和44 d/10 a速度在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显著减缓,分别以41 d/10 a和85 d/10 a的速度显著减少;年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分别以042℃/10 a和029℃/10 a的速度增加;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高的日数增加主要发生在冬季和夏季,而白天和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夜间温度极端偏低的日数减少趋势最为明显;长江源地区极端气温变化对区域增温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3.
温度与火灾     
王铭珍 《安全》1999,20(3):22-24
  相似文献   
124.
文章利用1961年以来40a的气温、降水、20cm口径蒸发量和地表蒸发量等资料,对青海省黄河、湟水河谷和环青海湖地区及柴达木盆地的气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地的气温在1971~2000年的气候均值比1961~1990年的要高,降水量和蒸发量呈减少的趋势,地表蒸发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5.
7月13日,较强雷暴云团袭击上海,突然形成局地性龙卷风,暴风雨将嘉定区某建筑工地的一座塔吊刮倒,掀毁50余幢农舍屋顶,造成一死两伤;狂风暴雨还肇祸浦东陆家嘴,刮塌一处工地帐篷,造成一死六伤.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孤立绿洲民丰县气温、降水2个气象要素的相关资料得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夏秋两季降水量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从气象要素的历史变化和季节分布特征看,塔里木盆地的孤立绿洲整体环境状况仍处于比较差的阶段。此分析结论对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具有实际意义,并且能够为研究干旱区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7.
黑龙江省未来30和50年气候变化预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CCCma,CCSR,CSIRO,Gfdl和Hadley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和牡丹江等4个地区未来50年(2005~2050年)内,在GG,GS情景下的气温变化进行了数值预测.结果表明,在GS情景下,到2030和2050年,气温较目前均有较大增高.2030年年均温度可增高1.94℃,其中春季增高2.06℃,夏季增高1.29℃,秋季增高1.79℃,冬季增高2.66℃,说明冬季增温最大,依次为春季、秋季和夏季;其中西部齐齐哈尔增温最大,其次为佳木斯,再次为哈尔滨和牡丹江.2050年气温继续增高,年均将增高2.42℃,其中春季增高2.13℃,夏季增高1.68℃,秋季增高2.56℃,冬季增高3.21℃,冬季仍然是四季中增幅最大的,其次为秋季、春季和夏季.如果按GG情景考虑,未来气温较GS情景还要高出1℃,增温最大的仍为西部齐齐哈尔,增温最小的仍为牡丹江.  相似文献   
128.
近43年来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黑龙江省的逐日气象资料,对过去43年中的小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黑龙江全省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与黑龙江全省基本一致,气候特征的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同时小兴安岭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省范围内气温均呈变暖趋势,小兴安岭最低气温的升高对其周边地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全省以及小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年降水量出现较大波动的同时,降水越来越集中,且小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分条件要好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9.
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发生的气候背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气候条件对环青海湖地区草地蝗虫的发生程度有重要影响。上一年的下半年气温偏低和当年高温干旱 ,是蝗虫发生的有利气候条件 ;上一年的 8月份、当年 5月下旬到 7月上旬以及当年 8月份的气候条件与蝗虫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0.
<正>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即哥本哈根之后,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纽约。1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峰会似乎又将成为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然而就在峰会的前两天,却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纽约、伦敦等全球各大城市的街头示威,他们已不再相信所谓气候峰会的"把戏",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