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0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安全科学   4537篇
废物处理   371篇
环保管理   2336篇
综合类   8469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587篇
评价与监测   283篇
社会与环境   309篇
灾害及防治   62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483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1465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883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675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1051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846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7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区域集中治理模式区域集中治理模式通常是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措施将一定区域范围的单位、个人排放的生活及工业污染物(一般以生活污染物为主)收集到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2.
203.
品绿染料废水水质复杂,COD_α达16000mg/L,色度达20万倍,含有大量盐类。经工艺试验研究,采用混凝-电解氧化的方法,取得较满意效果,各项水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工艺参数与流程的确定,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4.
碳酸锶生产污水的治理与回用胶州市环境保护局杨维鹏1生产及污水概况天青石(主要成份SrSO4)与煤炭混合后,经过焙烧得到硫化锶,再用水浸取得到硫化锶溶液,加入碳酸氢接后与硫化锶反应得到碳酸锶沉淀,将沉淀脱水、干燥后得到碳酸锶产品。碳酸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相似文献   
205.
味精生产中发酵提取废气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功信 《环境工程》1996,14(6):57-58
<正> 新疆石河子味精厂利用甜菜制糖产出的废糖蜜作原料生产味精,属综合利用。与谷物淀粉作原料生产味精相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自1991年至1994年经过两期改造扩建后,目前已基本形成年产5000t成品味精的规模。  相似文献   
206.
苏建华  芮汉 《环境工程》1991,9(1):15-17
本文介绍了中草药煅炒工序的烟气治理方法的试验与结果,同时给出了用于煅炒工序烟气治理的实际工艺流程及特性参数;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7.
208.
种植克沙菊芋治理沙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芋的生物特性和治理沙漠的应用前景,利用克沙菊芋治理沙漠方法和技术,实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技术上具有简便易学操作简单,回报率高等特点。为治理沙漠提供可行的经济生物模式。  相似文献   
209.
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法律、组织协调和运行机制等现有主要问题;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建立海洋污染事故快速反应体系与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加快城市排海污水处理能力的规划与建设、规范海水养殖功能区的管理、加强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技术与政策研究、实施海湾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海陆一体化的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等福建省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10.
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及其局限性从一个具体的生产单位来说,假定它在生产过程中破坏了当地或附近地区的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那么它作为环境污染的责任者,显然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负责,即除了应对受害者交付补偿费用而外,还应当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正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正确的。一方面,这一原则确定了环境污染责任者治理的环境、清除污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