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7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安全科学   225篇
废物处理   176篇
环保管理   214篇
综合类   2703篇
基础理论   336篇
污染及防治   398篇
评价与监测   426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自然环境、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率和水系的分布做了调查,对基地的土壤进行了布点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用不同浓度含铬地下水灌溉,研究了芹菜对铬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用含铬地下水灌溉,可使芹菜中含铬量增加,灌溉水中铬的浓度在0-1mg/l之间时,与芹菜中铬含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3.
本文简要介绍了充气压力充气膜吸收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用于回收废水中NH_3-N的机理。用国产中空纤维充气膜组件测定了氧的传质系数和膜通量,探讨了浓度、流速和pH等工程操作参数对传质的影响及其原因。试验表明,充气膜吸收技术回收NH_3-N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4.
关于臭氧     
《环境导报》2003,(22):11-11
◆什么是臭氧? 公元1785年德国人马隆在暴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发现一种特殊的草腥味,经研究得知这就是臭氧的气味。1840年,德国化学家谢恩宾将其命名为OZONE,意义为“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65.
66.
本文研究了六种萘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与臭氧的反应,发现1-萘酚,2-萘酚,2-萘胺,吐氏酸臭氧氧化降解明显比周位酸,2-萘磺酸迅速。在试验的臭氧投加量下,它们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提高,对前四种化合物进行预臭氧加生化处理将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同时发现臭氧化后,COD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溶液的pH值随反应的进行不断降低,而DOC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7.
余德金 《环境保护》1994,(10):37-38
YS-1型NO_x高效净化装置对灯丝溶丝与其他腐蚀工艺中瞬间产生的高浓度NO_x废酸气,能在工艺过程中有效进行分解、净化,对于少量未被分解吸收的NO_x和其他配酸、加热等工艺中产生的其他废酸气则通过净化塔与专用与高效吸收剂进行吸收与分解,从而达到高效净化之效果.  相似文献   
68.
辜小安 《环境工程》1994,12(2):34-37
本文通过建立理想的大地模型,应用声学理论和经验公式,给出预测地面声吸收附加衰减的计算公式和经验取值,并通过铁路道碴表面声吸收的实测结果,对公式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黄磷尾气的几种净化方法 ,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 ,并对净化后的尾气用途作了简单介绍 ;分析了黄磷尾气净化的难点。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和重要性。分析了原子吸收光度法(包括石墨炉法)与ICP-AES(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极谱法在分析元素时各自的优缺点,又从目前环境监测的角度阐述了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度计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广度计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子吸收分光广度法分析中常出现的问题(从仪器、方法角度分别讲述)。并提出了原子吸收分光度计要进一步应适应环境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