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7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1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31.
何素兰 《灾害学》1995,10(2):52-57
本文以华南地区1951~1990年41个代表站的逐月降水资料序列,采用各时段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累积频率来分析近40年来降水变化特征和旱涝年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功率谱分析的方法找出该地区降水的主要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432.
论湖南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了洪旱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任 《四川环境》1996,15(4):11-16
总结了湖南近年洪旱灾害特征,除了气象因素以外,论证了灾害加剧频发的原因是人口激增与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及水利失修等,据此,提了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3.
笔者以无雨日数、旱期内降水量和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定干旱等级指标,分析了沅麻盆地干旱的特征,特别指出当地干旱频率在加快、旱区在扩大。文中的观点可供湘西山区开发,乃至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区开发参考。  相似文献   
434.
黄朝迎 《灾害学》1993,8(4):58-62
本文以大量的实科,简要分析了中国1992年的干旱、洪涝、冻害、风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阐述了这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35.
干旱定义及其指标评述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孙荣强 《灾害学》1994,9(1):17-21
本文对气象、水文、农业、经济四种干旱类型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对这四种干旱类型之间的并、交和包含关系及其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6.
毁林与汉代居延垦区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根金 《灾害学》1994,9(1):65-68
本文根据历史史料,阐明了汉代居延垦区由兴旺发达到衰落的历史原因。进一步说明了乱破滥伐森林带来的恶果。开发大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切不可盲目蛮干,毫无克制。  相似文献   
437.
春节前后,北方大旱令国人心焦如焚。抗旱保苗成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民却显得有点麻木。问题何在?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在上初中时,记得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挖排水沟,修水  相似文献   
438.
湖北省旱涝灾害的若干统计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着重分析了湖北省40多年来旱涝灾害的若干统计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指出了旱涝灾害的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灾害加剧的主导作用,为防、抗旱涝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9.
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流域连续发生干旱,随着越来越多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势必加剧该流域的旱情。所以,研究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序列及干旱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汉江中下游12个站点50年(1963—2012年)降水资料,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其降水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规律。选取1963—2006年的数据建立灾变预测模型GM(1,1),预测该区域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经过多种检验,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也基本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440.
水利工程群是由区域上蓄、引、提、调工程及闸坝工程组成的复杂供水系统,是应对区域干旱的关键支撑。针对当前抗旱能力评价概念表达不统一、定量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对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进行界定;从干旱本质和干旱灾害形成的机理出发,定义了干旱应对能力水平指数(HEGdca),并提出基于HEGdca的水利工程群应对干旱能力定量评价方法。以2010年为评价水平年,评价了漳卫河流域给定水利工程条件应对不同程度气象干旱事件的能力。结果表明:以流域多年平均缺水率为衡量标准,漳卫河流域当前(2010年)的水利工程条件整体可以有效应对不超过30年一遇的干旱。评价结果与流域的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流域抗旱规划和干旱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