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为研究河套平原末端乌梁素海在灌溉间隙期水体中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应的功能,于2020年9月开展湖上取样工作并对pH、TN、TP、DIP、DTP、NH4+-N、Chla、EC和SAL等指标进行分析.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水15个样本中附着细菌和浮游细菌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附着细菌丰富度和群落多...  相似文献   
292.
以梁塘河治理措施中的主体工程潮汐式生态滤床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平原河网地区污染河流中的N、P及有机污染物等的去除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潮汐式生态滤床混合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以潮汐式生态滤床为主体的治理工程运行稳定,河流水质趋好,且在受到污染冲击后,水质能迅速恢复。潮汐式生态滤床对[NH4+-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NH4+-N]去除率最高为99.42%,平均去除率为80.94%。潮汐式生态滤床对TP和IMn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4.37%和35.65%。潮汐式生态滤床内部硝化作用明显,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滤床内主要的优势菌属是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 (1.72%~12.61%)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ia,1.75%~8.75%)。norank_f_norank_o_Chloroplast作为第一优势菌属,其相对丰度远超其他菌属,且随着滤床的持续运行,具有硝化作用的硝化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增长显著。微生...  相似文献   
293.
杭嘉湖平原位于海陆交互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极易受到海平面升降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对全球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应用非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模型提取杭嘉湖平原ZK3岩芯沉积物的端元组分,分析其物质来源;并结合植物藻类和磁化率指标全面揭示各端元组分对区域全新世气候-海平面变化响应。结果表明:(1)EM1(16.4 μm)主要为洪泛沉积物,EM2(35.3 μm)主要为湖相沉积物,EM3(58.9 μm)则为海相沉积物;(2)杭嘉湖平原8000 a BP以来的气候-海平面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约8000—6200 a BP,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海平面上升并趋于稳定,区域内同时受到海洋和陆源输入影响,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约6200—4800 a BP,气候趋于干凉化,陆地面积扩大,沉积环境转变为河流为主的洪泛沉积;至4800—3100 a BP,气候回暖,海平面略有回升,发育为湖相沉积;3100—140 a BP,气候趋冷干化,海平面下降,广泛发育为泛滥平原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94.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原感潮河网地区非点源污染严重以及交叉污染等特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问题。由于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不完善,相关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监测管理存在不足,确定非点源污染大小、少资料区域污染定量化预测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以南通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为例,对非点源污染中的不确定性及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分别针对平原河网圩区和平原河网非圩区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95.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田系统灌溉施肥带来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采集南通地区蔬菜地、水稻-小麦轮作地、水稻-油菜轮作地和桑地地下水样品,分析了不同农田种植体系下的地下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蔬菜、桑地、水稻-油菜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地地下水的硝态氮(N)平均值分别为12.2,9.53,7.95和6.12 mg/L,与氮肥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地下水硝态氮超Ⅲ类标准率(20 mg/L)的为4.8%,表明地下水已部分受到硝态氮污染。  相似文献   
296.
为科学评估水系连通与闸站调度对平原河网水质的改善效果,以典型重污染区域练江流域为例,构建练江水系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水系连通、闸站调度方式对练江水质的影响,采用NH3-N浓度变化定量评估水系连通、闸站调度对练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增加引水天数可显著改善练江水系水质,且随着引水时长的增加,NH3-N浓度改善率先下降后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多水源联合引水与闸站调度相结合对练江水质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为改善练江流域水质状况及水环境长效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平原河网闸控河流水系连通与闸站调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97.
基于2005—2020年OMI遥感卫星O3柱浓度数据,结合河套平原23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资料,探讨河套平原O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气象因素、传输路径和潜在来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河套平原O3柱浓度年均值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率为2.95%,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2)空间分布方面: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南部城市低于北部城市;(3)河套平原地区O3浓度与气温、日照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负相关,而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对O3浓度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4)基于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对河套平原地区污染严重城市鄂尔多斯市进行分析,发现远距离气流传输主要来自西北方向,近距离气流传输主要来自西南方向;O3主要潜在贡献源区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春季主要来自陕西北部与包头市,夏季主要来自陕西北部与山西西部,秋季主要来自内蒙古西部与宁夏银川市、陕西北部,而冬季则主...  相似文献   
298.
平原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污染物质的迁移途径复杂多变,其内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难度大。以江苏省近期发生的一起水源地污染事故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污染物浓度沿程的变化特征以及典型断面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总结事件处置的经验,为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9.
以一起城市河道断面水质突变原因调查为例,对水网地区水环境污染原因调查技术与手段作探索。提出在水文调查方面,采取环保荧光示踪剂法和GPS浮标定位法查清水文流向;在水质变化调查方面,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寻找水质突变规律,开展现状水质加密监测查明水质突变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