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71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张鹏 《绿色视野》2013,(7):51-59
保龄球、搪瓷厂、银河大厦、冬菇虾饺……老合肥人对这些词汇深有感情,这些围绕着吃住行用的地方或物品,有些正在消失,有些早已存在于记忆中,有些以另一种方式获得重生。在那个年代,这些被称为时髦的事物,今下看来不足为奇,但这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经历。  相似文献   
32.
紫砂江湖     
张鹏 《绿色视野》2013,(9):52-59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人们用此句来形容紫砂壶的可贵。曾经作为人们喝茶器皿的紫砂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售价不过5毛钱,如今一件名家大师的作品动辄百万元。疯狂的紫砂壶背后,"化工壶"、"枪手壶"等行业隐疾显现,普通消费者对此雾里看花,不知如何选择一款真正的紫砂壶。在安徽,藏家们苦于无交流组织,处于孤芳自赏的状态。  相似文献   
33.
第一个LCAsm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期(Jensen et al.1998;Udo de haes 2002)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它的一个详细方法才开始由环境毒物学和化学学会(SET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前者负责方法的开发而后者关注它通过14040系列标准进行标准化。涉及LCA和相关项目的ISO标准目录,见附件2。1995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加入了他们的努力.全球普及LCA计划并且大量的私有公司已经开始开发LCA软件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34.
随着技术进步和多方位研究进展,第四纪古环境研究向着多元古环境替代指标、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气候变化的多种驱动因素等方面发展。文章总结了中国黄土古环境研究中的主要替代性指标,包括黄土磁化率、黄土粒度、植物硅酸体、孢粉组合、蜗牛化石、碳氧同位素和^10Be、黄土与古土壤。概述了当前对黄土—古土壤的时间标尺、末次冰期的短尺度气候事件以及东亚古季风变化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是指如何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安全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是当生产或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将谁摆在首位的问题。"安全第一"是目的,  相似文献   
36.
梅心 《绿色视野》2011,(11):62-63
刚结婚,住在他的单身宿舍里,宿舍楼是上世纪50年代的红砖楼,内外都破败不堪,楼外的墙布满青苔,楼道里,大白天也是黑洞洞的,楼梯坑坑洼洼。  相似文献   
37.
曹飒 《防灾博览》2006,(2):14-15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劳动保护界的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念, 提出了劳动保护科学体系的构想,1992 年建立了相应的学科。20世纪末,我国一批学者又提出了安全、减灾、环境科学交叉融合的大安全科学技术体系,针对传统安全理念开展了企业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等理论研究。为我国安全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并不断完善和拓展了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8.
跳舞草     
张樯 《绿色视野》2009,(8):59-59
火烧火燎的八月天,我们从勐仑镇出发,沿着高高的吊桥,穿过浊黄奔泻的罗梭江,前往葫芦岛上的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所也叫热带植物园,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创建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蔡希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扩充,现在已经蔚为壮观,变成一座巨大的名副其实的植物园。我们一迈入其中,就感觉森林里的绿意海浪一样翻滚流淌。  相似文献   
39.
"砰!"这是17世纪80年代的一声枪响。而随着这一声枪响。一种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上的鸟类彻底灭绝了。他们就是渡渡鸟。是啊!他们本可以在岛上自由地生活,无忧无虑。可居心叵测的人们仍千方百计地想去猎杀它们。他们都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呀!而  相似文献   
40.
20世纪70年代,"农药万能论"盛行,他发表大量研究文章,对压低用药量起到一定作用;他退休后,笔耕不辍,出版的《〈诗经〉的科学解读》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三项奖励;他多次提出提案,呼吁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