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419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正>在广州市萝岗区,安全社区建设的"促进项目"会被当作"科研项目"加以细化和研究。安监部门的角色不仅仅是综合监管,还要承担起"催化剂""润滑剂"和"添加剂"的职能。2009年3月,广州市萝岗区为"全国安全社区"。2013年7月,委、区政府决定在夏港街道试点,萝岗区九龙镇通过评定,成为广东进而在全区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省第一个农村乡镇型"全国安全社作。2010年11月,萝岗区夏港街区"。至此,萝岗区五街一镇都成道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全国安全社为了"全国安全社区",在广东省区"。2012年,萝岗区东区、联和、率先实现了全覆盖。2012年11月,萝岗、永和4个街道先后被命名萝岗区夏港街道被评定为广州市第  相似文献   
122.
<正>为解决街镇安全监管量大面广,仅靠县级机构"管不了"的问题,广州市萝岗区安监局向街镇委托行使部分安全生产执法权。这种基层安全监管模式,为萝岗区街镇安全生产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力"广州市萝岗区安监局综合法规科科长谷林针对街镇安全监管的困境,用一句话总结道,街(镇)是"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力",权责不等、有责无权的尴尬局面导致街(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3.
广州市交通干线附近细颗粒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中山大学大气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对广州市交通干线附近的ρ(PM2.5)和ρ(PM1)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以研究交通干线附近细颗粒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2008—2012年广州市PM2.5超标严重,但ρ(PM2.5)有所下降. 受季节性污染源及气象因素影响,广州市夏季ρ(PM2.5)平均值为42μg/m3,明显低于春、秋、冬三季. ρ(PM2.5)在工作日与周末差异明显,周末明显高于工作日,而ρ(PM1)在工作日与周末差异不明显. ρ(PM2.5)与ρ(PM1)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上呈白天低、夜晚高,上午低、下午高的特征. ρ(PM2.5)日变化呈单峰,19:00左右达到最大值(53μg/m3);而ρ(PM1)呈双峰变化,在20:00左右达到高峰值(43μg/m3),上午09:00左右也有一小峰值(37μg/m3). ρ(PM2.5)和ρ(PM1)的相关性较好,R(相关系数)为0.94,PM1是PM2.5的主要构成颗粒,所占比重平均值为0.65. ρ(PM2.5)和ρ(PM1)均与交通流量存在相关性,在白天和夜晚变化趋势相一致,但交通流量白天与ρ(PM2.5)更为密切,夜晚则与ρ(PM1)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4.
广州市大气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控制要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传统的空气污染负荷方法对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控因素进行提取解译。在得到4个大气环境控制公因子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大气环境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与广州市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从2001年开始广州市大气污染程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2005年为拐点大气环境质量逐渐好转;广州市的大气污染已转变成复合型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25.
126.
基于GPS浮动车法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市城市干道东风路1902~1903路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交通流理论建立了速度-流量模型,采用GPS浮动车速度数据和视频检测流量数据计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阻塞密度,实现了从速度到流量的推算,并采用COPERT Ⅳ模型计算了不同速度等级下的综合排放因子,通过源强法计算该路段00:01─24:00的小时排放量. 对CO,NOx,VOC和PM综合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分析表明,当平均速度达50 km/h后,随速度的增加综合排放因子下降明显变缓;对小时排放量的分析表明,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集中在车流量的高峰时段,且与车流密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0.   相似文献   
127.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RH)和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于2008年12月11日~2009年8月27日和2008年7月14~2008年9月17日分别在广州和北京对能见度、RH、PM2.5和PM10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RH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在RH£70%和80%0.05mg/m3时,随着PM2.5降低,能见度变化不明显;当PM2.5<0.05 mg/m3时,随着PM2.5降低,能见度迅速改善.因此,在颗粒物治理的起始阶段,PM2.5下降对能见度的改善效果不很明显;但当PM2.5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能见度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8.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坚持“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理念。历时近4年打造安全社区。2010年11月,辖区内的夏港街道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成为广州市第1个“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东区、联和、永和、萝岗4个街道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其中,夏港街道于2012年11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成为广州市第1个“国际安全社区”。本栏目在2011年、2012年先后分享了萝岗、联合、东区街道安全社区建设经验,本期特别介绍广州首个国际安全社区——夏港街道。  相似文献   
129.
“一到公共场所,首先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方便及时逃生;在家里要注意排查消防隐患,如楼梯疏散通道不能有杂物,家里用电不能多接插板不乱拉电线,要做到‘三查三清四关’……”2月22日是中小学的开学日,天河区昌乐小学近千名师生正在认真聆听“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  相似文献   
130.
“购买电动自行车,必须先学习电动自行车安全骑行知识。”记者走进番禺区一家电动车销售点,看见一名店员给顾客送上一份电动车安全骑行资料时还不忘叮嘱。为了预防电动车道路事故,番禺区从源头防范抓起,采取宣传教育、加强执法等一系列举措,使涉电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