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52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7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81.
如今颗粒物是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之一,而土壤扬尘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已经严重影响到大气质量及人们的生存环境,而聚丙烯酰胺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还能使土壤颗粒和孔隙结构保持稳定,控制土壤扬尘,因此通过聚丙烯酰胺与植物联合作用控制土壤扬尘排放对提升城市环境大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于现有文献数据的基础上,以四川彭州市附近农田边裸露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模拟对照试验,探讨了聚丙烯酰胺不同用量下与植物联合作用对抑尘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土壤扬尘污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PM2.5和PM10的排放浓度随着聚丙烯酰胺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植被覆盖作用相比,聚丙烯酰胺和植被覆盖的同时作用能更好的降低PM2.5和PM10排放浓度,PM2.5浓度较之前平均下降了32.9%,PM10浓度较之前相比平均下降了37.1%。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知,聚丙烯酰胺浓度在20 g/m2到25 g/m2时,整体抑尘效果最好,在施工7天时,PM2.5和PM10浓度平均下降了63.4%和77.9%,在施工1个月时,PM2.5和PM10浓度平均下降了和43.8%和56.3%。实验结论为利用聚丙烯酰胺和植物联合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各时间段的土壤扬尘含量,为科学的治理土壤扬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2.
通过介绍在德兴铜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建造现场抑尘加工站,并在矿山采场道路喷洒抑尘剂,测试分析了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并对共经济成本指标进行了测算,确诊在该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可创造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3.
城市扬尘作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探究济南市不同区域城市扬尘物理特性、微观形貌和化学组分的季节变化特征,采集了济南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域(钢铁集聚区、城郊结合部、市区和县区)2021年不同季节的扬尘样品,分析了扬尘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扬尘颗粒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钢铁集聚区PM2.5占比最高,为5.26%,比表面积为351.3 m2·kg-1;其次为市区PM2.5占比较高,为3.49%,比表面积为247.5 m2·kg-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钢铁集聚区和市区扬尘颗粒主要有规则的“块状”“簇状”“片状”的矿物颗粒、不规则的“链状”和“蓬松状”的烟尘集合体以及“球状”燃煤飞灰颗粒,钢铁集聚区链状密集的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市区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春季矿物颗粒比例较大,冬季密集链状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较多,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其他季节聚合蓬松状烟尘集合...  相似文献   
88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日渐兴旺,规模和市场逐渐扩大,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但就在建筑业兴旺发达的背后,建筑工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也居高位.据统计,2004年1~11月,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在各行业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3位,建筑安全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85.
1 标准制定背景 缓降装置是一种将坠落防护与救援逃生相结合的坠落防护装置,其设计理念与传统坠落防护装备不同,主要通过对坠落过程的控制改变坠落过程中势能与动能的转换,将整个坠落过程中的动能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并通过摩擦的方式消耗多余势能,最终将坠落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在人体可以接受的范围,保证受困人员能够安全到达地面...  相似文献   
886.
为了解决建筑施工临边防护问题,有效预防事故发生,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临边防护中存在的主要缺陷类型,明确了踢脚板、密目网、牢固性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及产生原因,基于主要因素设计了“定型化临边防护”方案,并进行了效果实证,通过前后对比,设计方案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87.
为确保钢管桩围堰结构施工安全,本文基于工程建设项目实际设计了围堰变形安全智能监测方案,通过在钢管桩围堰上埋设应力传感器进行变形数据采集与分析,可精确采集钢管桩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轴力变化,及时对钢管桩围堰变形超限进行预警与预控。通过实证,该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在深基坑施工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88.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呈多发态势,在国家安监总局的每周事故统计分析中,“建筑施工较大以上事故多发”的表述屡见不鲜。笔者通过对苏南某市去年以来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统计,也发现工程建设领域事故多发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重点工程项目事故集中、建筑坠落事故频频发生。研究工程建设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当前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89.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是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实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首先必须加强临时用电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均存在着如设计不合理、不经济、计算不准确等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根据近20年来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管理实施经验,在此探讨如何编制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890.
沙莎  王兰英  陈大伟 《安全》2020,(4):80-83,88
为推进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梳理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总结北京市相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对应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