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采用常压磁力搅拌吸收-解吸装置,将碳酸钠和MEA(乙醇胺)、DEA(二乙醇胺)、DETA(二乙烯三胺)、TETA(三乙烯四胺)4种有机胺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复配,综合考虑复合吸收剂的CO2吸收速率、吸收量、解吸速率、解吸量、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筛选出在实验操作条件下最优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复合吸收剂为摩尔浓度比为0.8 mol/L∶0.2 mol/L的Na2CO3-DETA吸收剂,当吸收温度和解吸温度分别为313 K和373 K时,吸收量为16 640 m L/L,一次解吸率为69.47%,其CO2吸收解吸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2.
用紫露草和蚕豆叶尖微核技术测定氟化氢遗传毒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露草和蚕豆叶尖微核技术分别测定了氟化氢遗传毒性,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前者较后者的敏感性强,但由于受生长条件的制约,两种方法不可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53.
近日的两则收费新闻,有必要放在一起解读——一是,四川省近日要求,凡在该省行政区域内(除宜宾、泸州境内的长江干流段以外)的河道从事采砂、石、取土活动(包括疏浚整治河道、航道中经营销售所采砂石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按照砂石开采量每立方米1元的标准,缴纳河道砂石资源费。二是,内蒙古将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凡在该区草原进行工程建设和矿藏开采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在草原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54.
米草属植物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已经严重威胁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明确我国黄海北部庄河沿岸米草属植物的种类,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物种鉴定。以植物新鲜叶片的总DNA为模板,采用引物S65-F(5’-ACACTACCCTGATCATCCTCT-3’)与S65-R(5’-TCTGGCTGGATTGTTGTCTGT-3’)进行PCR扩增,采用通用引物ITS1(TCCGTAGGTGAACCTGCGG)和ITS4(TCCTCCGCTTATTGATATGC)同时进行扩增进而验证鉴定结果,确定黄海北部庄河沿岸米草属植物种类为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鉴于大米草入侵会对沿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诸多影响,建议地方政府强化对大米草的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大米草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5.
56.
三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氟胺磺隆、氯吡嘧磺隆和磺酰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5种不同种类土壤(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南京黄棕壤、陕西潮土)中的降解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这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这5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均比较快,且降解过程均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均符合Frendlich模型,且具有较低的吸附容量.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1,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常数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7.
李莹莹  李想  陈建民 《环境科学》2011,32(12):3588-3592
利用自制玻璃生态罩,研究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的释放机制.在紫外光诱导条件下,BVOC经历一系列的光氧化反应,最终产生了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运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目标植物(驱蚊草)释放出的BVOC进行采样分析,共检测出7种主要化合物,其中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醇类和酮类物质.研究发现,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这些BVOC可以发生光氧化反应转化为SOA.利用串联差分淌度分析仪(TDMA)测定SOA的粒径分布和SOA颗粒物的吸湿性.结果表明粒径范围大致是50~320 nm,吸湿性研究发现这些SOA具有吸湿性,生长因子可以从1.05增长到1.11.  相似文献   
58.
通过野外现场实验,对比生物绳(B-R)、生物毡(B-B)和碳素纤维生态草(B-G) 3种新型生态净化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氮素净化能力,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材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探讨其脱氮机理。结果表明:所选择的3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均能显著降低水体中氮素浓度,其净化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生物绳>生态草>生物毡。生物绳和生态草表面富集的生物量更多,且生态草(夏19. 07%,冬18. 64%)和生物绳(夏18. 87%,冬18. 16%)表面功能属的相对丰度要高于生物毡(夏12. 45%,冬15. 17%)。在材料表面起脱氮作用的功能属主要包括Nitrospira、Flavobacterium、Acidovorax、Pseudomonas,Hydrogenophaga等。  相似文献   
59.
"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退两还”即“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政府在世纪之交所作出的一项旨在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一退两还”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利益的思考和行为的辨析,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提高“一退两还”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前期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预培养对2种水稻土———太湖地区黄泥土、江西鹰潭红壤性水稻土中外源Cd形态分配及高丹草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g·kg-1和10mg·kg-1外源Cd处理下,与干湿交替预培养比较,持续淹水预培养后黄泥土中MgCl2提取态Cd分别由21.8%、28.5%下降为8.0%、16.9%,而NH2OH.HCl提取态Cd由17.7%、17.3%升高为28.1%、37.5%;红壤性水稻土NaAc提取态Cd由20.8%、29.6%下降为11.6%、12.6%.回归分析表明,MgCl2提取态Cd与高丹草Cd吸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长期淹水预培养显著降低高丹草对黄泥土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