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0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1812篇
安全科学   357篇
废物处理   316篇
环保管理   290篇
综合类   3788篇
基础理论   513篇
污染及防治   1195篇
评价与监测   15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评价某石化混合废水的毒性,采用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研究不同φ(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不同菌群的抑制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所用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中的硝化细菌具有明显毒性,其EC50(半抑制效应浓度,以φ计)为9%左右;同时,该废水对异养菌的耗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φ(石化废水)为100%时IH(异养菌耗氧速率抑制率,131%)最高,这种促进作用对RT(总耗氧速率)测定有显著影响(R=0.991,P<0.05),因此,仅以RT评价废水毒性容易造成对废水真实毒性的低估. 5种常见易降解基质(乙酸钠、葡萄糖、甲醇、生活污水、丙酸钠)中,ρ(甲醇)为15 mg/L时对异养菌促进效果显著(P<0.05),促进率达50%以上;而在高浓度条件下,乙酸钠、葡萄糖、甲醇、丙酸钠对异养菌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RH(异养菌耗氧速率)最高提高了182%. 研究显示,石化废水中的乙酸盐等易降解成分是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试验的重要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992.
王学华  刘峰  赵军  李蕾  王浩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10):3736-3744
采用"UASB-缺氧好氧-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中试处理研究.结果发现,UASB反应器不仅可以解决印染废水可生化性低、色度高的问题,还对废水中的碳、氮、硫具有协同去除作用,优化条件下UASB可将废水B/C从0.18~0.26提高至0.4以上,对色度、COD、TN、SO_4~(2-)、S~(2-)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0%、36.4%、38.5%、77.5%、60.1%.同时,为了探究碳、氮、硫协同去除机理,对优化条件下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内存在硫酸盐还原、厌氧氨化、同步脱硫反硝化和硝化反硝化4种作用,从而造成了碳、氮、硫的同步去除.菌种鉴定未发现产甲烷菌,说明产甲烷菌受到了抑制,UASB反应器很好地停留在了水解酸化阶段.进一步结合小试研究得出,硫酸盐还原是促使硝化反硝化、脱硫反硝化产生的原因,同时也促进了有机物去除.总体而言,硫酸盐还原促进了碳、氮、硫的协同去除.  相似文献   
993.
生物反应器是以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为基础的污染控制装置,主要依靠的是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催化作用,然后借助反应器装置为载体,充分发挥微生物的优势。本文介绍了生物反应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指出生物反应器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此外,对常见的生物反应器的特征和用途进行介绍,并指出生物反应的应用领域、优势等。  相似文献   
994.
MBR工艺作为膜分离和生物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于城市生活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了MBR工艺原理和城市生活污水特点的基础上,对一体化、分置式和复合式三种MBR工艺在城市中水回用中的应用比较,对比了三种工艺在城市生活废水处理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采用不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提供参考,并对工艺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以具有典型偶氮结构的单偶氮染料酸性橙Ⅱ为研究对象,以电解技术为核心,在经优化的电解工艺条件下,探索不同醌类化合物修饰电极对偶氮染料的加速降解作用,并初步探讨运用电解方法降解染料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常规方法难以去除水中Br_3~-的问题,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Pd/Al_2O_3粒子电极,研究了该电极电催化还原Br O-3的效果.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表明该反应实现了Pd纳米晶的均匀负载,纳米Pd/Al_2O_3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较低的能耗,其最佳反应条件为3%Pd负载量,0.9 m A·cm-2电流密度和1 g·L催化剂投量,酸性条件可促进Br O-3的直接或间接还原.ESR检测证实了Pd的负载增强了反应体系活性物种[H]的生成,进而促进了Br O-3的间接电催化还原.  相似文献   
997.
分析比较了聚乙烯网状材料、石英砂、BioM~(TM)微生物膜载体3种转盘材料在处理乳制品工业废水挂膜启动期间的生物膜状态以及COD、NH_4~+-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聚乙烯网状生物转盘膜厚度适中,挂膜比较均匀稳定,出水SS少。同时,网状生物转盘驯化后期COD、NH_4~+-N、TP处理效率比较稳定,波动不大,说明载体上生物膜对水质变化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可以确定,聚乙烯网状材料作为生物转盘挂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8.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通常通过对两张相对放置的多孔电极施加电压,使水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并被吸附于电极上,从而实现水的净化。该技术的发展不仅包括理论研究与因素控制,其在工程上的成功运作也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本系列文章结合国际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CDI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其中,本文包括双电层理论、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电极成型方式、电极表征的方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999.
电容去离子(CDI)是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脱盐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基于大比表面积及稳定的多孔电极,通过外接直流电源,实现离子的去除及水的净化。简单介绍了电容去离子技术及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对比,并详细分析阐述了不同电极材料的选取及其预处理与改性对脱盐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Sn O_2-F电极,进行全氟辛酸(PFOA)电氧化降解的研究,实验考察了F替代Sb掺杂、电流密度、初始pH值和支持电解质对PFOA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替代Sb掺杂Sn O_2,电流密度为20 m A/cm~2,初始pH值3.7,支持电解质为NaClO_4时,电解30 min后PFOA的降解率达98%。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和离子色谱(IC)对PFOA降解产物进行分析,解析了PFOA电氧化降解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