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859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1839篇
基础理论   602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柑桔类果皮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柑桔类水果皮中主要含有香清油、类胡萝卜色素、橙皮甙、果胶和纤维素等有用成分,此外,还含有上百种配糖体、环肽等生物活性成分。介绍了这些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它们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上海滨岸潮滩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无机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地理环境独特的上海滨岸带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冬季潮滩悬浮层、表层沉积物的研究,初步探讨了潮滩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各无机形态磷的地球化学特征:DP、(Fe Al)-P在靠近排污口的采样点含量高,同时随粒径变化复杂;沉积物中(Fe Al)-P含量随粒径变大而升高,悬浮层沉积物中(Fe Al)-P更能指示环境的污染状况;一般细粉砂质沉积物中Ca-P含量高。  相似文献   
53.
土壤溶液中镉的化学形态及化学平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土壤溶液的实际情况建立简便的平衡模式,研究了红壤、黄棕壤、黄潮土三种典型土壤溶液中Cd的化学形态和化学平衡.结果表明,溶液中Cd的主要形态为Cd~(2+)、CdCl~+和CdSO_4~6.黄潮土还有一定量的CdHCO_3~+,其它形态Cd很少,其中游离Cd~(2+)占绝大部分.红壤最高,黄棕壤次之.红壤施石灰后游离Cd~(2+)下降,CdSO_4~6增加;添加氯化物后,溶液pH下降,大量Cd进入溶液中,CdCl~+比例明显升高.溶液中Cd的形态分布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有一定关系.此外,溶解度图证明,供试土壤中不可能有Cd的矿物生成.Cd在固液相间的平衡受吸附解吸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54.
不同体系中黄河沉积物对Cd2+吸附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包头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分别以Cd~(2 )单离子溶液体系和Pb~(2 )、Cu~(2 )、Zn~(2 )、Cd~(2 ) 4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为吸附质,开展了在不同体系中Cd~(2 )的吸附、形态转化及释放等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体系中,Cd~(2 )的吸附等温线类型、吸附量、pH突跃区域的差别均较大,但不同体系中Cd~(2 )被沉积物吸附后的形态转化趋势基本相同;多离子体系中Cd~(2 )被吸附后的释放百分率比对应时间的单离子体系大,且释放曲线的峰型亦不同。  相似文献   
55.
用连续提取法将煤飞灰中的铬、铁元素依结合态区分为水溶态,交换态,表面氧化物和碳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金属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磁性四氧化三铁结合态和硅铝酸盐矿物态,用原子吸收法及X-衍射分析进行测定。并对煤飞灰化学形态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三废治理为前提,从冶金工艺的角度,针对钨渣提取钪后的萃余残液的综合回收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从而使含有大量硫酸的萃余残液转化为中性无害溶液,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7.
58.
陈祥华 《环境科技》2007,20(1):9-12
运用A Tessier逐步化学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珠江口沉积物中各种生物有效性硅:Ⅰ-可交换离子态、Ⅱ-碳酸盐结合态、Ⅲ-铁锰氧化物结合态、Ⅳ-有机质和硫化物结合态.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Ⅲ为优势赋存态.在沉积柱C2中,Ⅲ>Ⅳ>Ⅱ>Ⅰ,Ⅰ、Ⅱ随深度变化无规律性,Ⅲ随深度先升高后下降,Ⅳ表层含量较高,到达一定深度(18 cm左右)后骤降.释放试验表明:振荡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硅释放;而盐度对硅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低盐度(5%以内),随盐度升高,释放量下降.当盐度继续升高时释放量又增加,但高盐度对硅释放影响不大;硅的释放在pH值=3~8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59.
分别以引入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的方式合成聚合硫酸硅铁(PFSS和PFS-PS),采用Fe-Ferron和β-Siciloeomobdate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种絮凝剂中硅铁的形态分布,考察Fe/Si摩尔比、碱化度及熟化时间对硅铁形态分布的影响,为聚硅铁絮凝剂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苏州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分析了从上游至下游5个断面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结果表明,苏州河底泥中重金属总量较高,但其实际可释放部分的含量仅占总量的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