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9篇
  免费   1800篇
  国内免费   4465篇
安全科学   1924篇
废物处理   177篇
环保管理   1049篇
综合类   12452篇
基础理论   1548篇
污染及防治   1010篇
评价与监测   1653篇
社会与环境   620篇
灾害及防治   361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1030篇
  2022年   927篇
  2021年   989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874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600篇
  2015年   788篇
  2014年   1109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分析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2.
本文讨论了兼性塘试验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出水BOD_5和COD均呈负相关;在温度不变时,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与塘的有机负荷率呈正相关(r>0.90)。  相似文献   
33.
冷原子吸收测定水中汞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芬 《环境科技》1994,14(1):74-74
  相似文献   
34.
水质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寡毛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水栖寡毛类常见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和对水质有机污染的特殊指示作用进行了讨论。同时对如何使用寡毛类来评价水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5.
国外水环境标准及监测方法进展(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主要是将其有机污染物从水中提取出来,使其与水及共存物质分离后,用GC或GE—MS等法测定。  相似文献   
36.
鞘细菌FC9901氧化铁生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到的鞘细菌菌株FC9901氧化铁的生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营养类型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其能源主要来自有机碳源的氧化,并不能从Fe^2 氧化过程中获取能量。活性定位研究和pH、温度、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该铁氧化活性物质是酶 ,而且是一种胞外酶,铁的生物学氧化属于酶学催化过程,并遵守酶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37.
38.
三峡库区几种林下苔藓的保水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三峡库区三种森林类型(松栎混交林、栓皮栎纯林、马尾松纯林)林下苔藓储量调查分析及其持水特性试验,得到不同森林类型林下苔藓储量、最大持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马尾松纯林林下苔藓储量最大(12.93t/hm^2),松栎混交林和栓皮栎纯林林下苔藓储量相同(9.47t/hm^2)。松栎混交林林下苔藓最大持水量为5.36mm,栓皮栎纯林为5.73mm,马尾松纯林为6.26mm。研究结果还表明,三峡库区林下苔藓持水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与森林类型无关。在只有苔藓覆盖情况下,不同森林类型林内不产生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时的最大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雨强分别为:松栎混交林林地5.36mm,5.820mm/h;马尾松纯林林地6.26mm,7.420mm/h;栓皮栎纯林林地5.73mm,6.060mm/h。  相似文献   
39.
40.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灾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从风险角度分析灾害已成为灾害分析的一种新视角,它有助于决策者进行灾害管理和制定减灾策略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优技术政策,防患于末然。雨涝灾害是湖北省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据统计,湖北省平均每年受雨涝危害的农田面积为80.62万hm^2,成灾面积为47.07万hm^2,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省工农业生产重地江汉平原和鄂东雨涝事件明显增多,严重威胁和制约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在分析湖北省雨涝灾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湖北省雨涝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域差异,以能综合体现风险程度的风险指数作为指标,将湖北省雨涝灾害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和轻度四个风险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有关部门灾害管理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