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260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1402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锅炉水循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锅炉能否安全而经济地运行。对因锅炉水循环不良而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了水循环不良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方案,通过实践检验,证实了改进结构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社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形成并不仅指单纯的物质循环,而是用生态学原理来调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环境都达成持续的生态平衡。通过论述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等相关法律体系,分析了面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通过区域性循环社会的实践阐述了从循环型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超嗜热神袍菌生活在高温海洋环境或地下油田,最适生长温度为76-82℃,是分解和代谢复杂多糖能力最强、生长温度最高的以H2、CO2、乙酸为主要代谢产物的细菌.本文以海栖热袍菌为例对超嗜热神袍菌介导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进行综述.超嗜热神袍菌具有多重的碳代谢中心途径以及高活性的能量代谢和发酵途径,显现出极强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能力.超嗜热神袍菌能够分解和利用各种多聚糖,海栖热袍菌基因组中与糖和多糖的代谢有关的编码基因占7%,会产生各种海藻水解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裂解酶和半纤维素酶等,这种完善的多聚糖水解酶系能够使超嗜热神袍菌对其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碳水化合物进行水解和利用.通过研究超嗜热神袍菌在极端高温下迅速转化难降解多糖为发酵产物的机理,可以为生物质的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而其产生的具有热稳定性和高活性的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4.
1月26日上午9点,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芳烃车间加氢四班班长宋聚慎在现场进行例行巡回,检查装置运行状况.当宋聚慎走到芳烃装置加氢单元一个反应器的循环氢系统附近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走上前去看个究竟.经过反复仔细查看,宋聚慎发现是换热器出口管线上的双金属温度计套管处法兰出现了裂缝.  相似文献   
995.
某淀粉厂在原有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厌氧UASB及好氧CASS工艺,完善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淀粉废水,其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6.
稻草及稻草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还田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南丘陵水稻产区农田稻草经过稻草直接还田(鲜稻草)、稻草过腹还田(新鲜牛粪)、稻草栽培食用菌后还田(新鲜菌渣)、稻草产沼气后还田(新鲜沼渣)等几种主要的循环利用方式后的废弃物还田,结合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以期寻找一种既能达到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并达到水稻丰产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的化肥施用,几种有机废弃物还田加化肥配施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1.71%~6.98%),碱解氮(4.30%~15.05%),有效磷(11.22%~21.43%)等养分的提高;增加了土壤团聚体R0.25(干筛6.60%~8.74%,湿筛2.64%~45.06%)、平均质量直径(干筛26.91%~52.69%,湿筛4.55%~32.73%)及几何平均直径(干筛17.88%~35.56%,湿筛3.08%~6.15%);在产量方面,虽较常规施肥有所下降,但经济效益却是增加的,较常规施肥增收75.6元·hm2到1 057.0元·hm2,其中沼渣还田的增益率最高达8.59%.  相似文献   
997.
文章分析了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处理制浆所产生的黑液污染问题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情况,对国内造纸行业的治污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由污水处理厂排水、滤池反洗水、清净下水以及厂区生活污水混合而成的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OD ,BOD ,氨氮、浊度、电导率的去除率分别为68.06%,77.93%,72.73%,97.37%,99.17%,出水pH为7.2,本系统出水水质满足循环水补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999.
通过试验研究了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微生物堵塞对含水介质渗透性的影响。以雪水中的菌体为微生物样品,在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确定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0.312 g/100 mL、硝酸钾0.15 g/100 mL。将菌液与高纯水混合,使其与培养基同时连续注入利用自行研制的人工回灌试验系统,模拟多孔介质中微生物堵塞的过程。在试验过程中,逐时观测砂柱不同位置的测压管水位并采集水样,利用达西公式和平板计数法分别确定渗透系数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微生物堵塞可直接导致含水介质渗透性的降低,在10 d内,渗流量从初始的0.23 cm3/s衰减到0.01 cm3/s。在试验进行25 h时,砂柱表层渗透系数从0.012 cm/s下降到0.002 cm/s,而表层以下渗透系数基本保持稳定,同时,砂柱上层微生物数量在试验初期出现峰值后迅速降低并保持稳定,而下层微生物数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砂柱中微生物量随时间不断增加,其中高生物量区主要分布在砂柱上部,低生物量区主要分布在砂柱下部,同时观测到杆菌、球菌及丝状细菌。  相似文献   
1000.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是针对劣质煤而设计的,适应矸石、低挥发分的煤种。同时,由于具有低温燃烧的特点,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在燃料中添加石灰石等,可以在炉内脱硫。基于以上特点,这种锅炉主要建于坑口电站。但是由于炉内循环流化燃烧,对锅炉内部磨损比较严重,还有因为低温燃烧对燃烧不好控制,这两点一直是制约这种锅炉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各煤矸石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参考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