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6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618篇
安全科学   365篇
废物处理   180篇
环保管理   248篇
综合类   3528篇
基础理论   518篇
污染及防治   864篇
评价与监测   15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112.
<正> 我国目前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项目多为耗氧污染物;因而重点污染源的COD、BOD排放总量,成为该项工作极重要的基础数据。基于实测计算的总量,由于常受到样品偶然性、随机性的影响,准确性有时难以判断;为此国内外一直在研究以排放因子测算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方法;有关COD的亦作过一些探索,如南通市物质流法,就是以元素为线索,解析  相似文献   
113.
大气单颗粒物的成分、形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分析方法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形态结构的主要方法,激光微控针质谱、二次离子质谱、Raman微探针以及红外光谱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4.
富Ca^2+柠檬酸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江全 《环境科技》2001,14(3):16-17,19
采用近三年废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Ca^2 对厌氧和好氧的影响。在选用的工艺中,IC塔能适应高Ca^2 废水,不论是厌氧还是氧,Ca^2 对COD的去除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5.
游卫强  黄志雄  杨燮明 《环境》2005,(Z1):181-182
制漆企业排放的酸醇树脂废水COD值高达20万到30万mg/L,是一种典型高浓度有机废水,仅靠普通A-O生化工艺不能解决.中试研究采用了常压蒸馏+铁碳微电解+A-O生化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治理该种废水.中试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6.
对TiO2的两种常见同质多像变体金红石和锐钛矿与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馈系数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水热品化法(575~775℃)和水热氧化法(300~700℃)以及低温水解(22~50℃)获得的实验金红石-水体系分馏系数与增量方法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低温水对法获得的锐钛矿-水体系分馏可能是一种不平衡分馏,其分馏系数的大小决定于锐钛矿的形成机制。同时,低温水解实验还揭示.在低温矿物形成和同质多像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氧同位素继承性,这对解释低温环境氧同位素数据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7.
两种生物膜法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态氮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种生物膜法,即塑料细条半软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和蜂窝管填料生物滴滤法,进行了微污染河水中NH3-N去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原水中NH3-N都有显著的去除效果,但前者有效率高,温度影响小,不易堵塞,压降小,出水不必提升,能自动进入后续处理工序,且有操作简便,投资与运行费用省等优点,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应用作为选择的生物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8.
PAC—SBR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无稀释好氧处理这一新领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本文提出了PAC—SBR生化法。通过对PAC—SBR与SBR这两个生化系统的生化效果、污泥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氧速率、动力学常数测定以及活性炭(PAC)吸附性能的试验比较,对这一新的生化系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PAC—SBR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固相微萃取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固相微萃取法(SPME)在环境监测中应用予以综述,列表比较了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SPME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0.
好氧生物处理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焦化废水采用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试验装置,考察了运行参数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归纳总结了有机物(COD)去除负荷的动力学关系,测定了各单项有机物的组成、去除率和降解常数,并测定了曝气吹脱的影响。文中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整体去除规律(COD、BOD5)和所含各单项有机物的降解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