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3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2046篇
安全科学   656篇
废物处理   114篇
环保管理   771篇
综合类   5330篇
基础理论   1501篇
污染及防治   760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299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21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微生物抗重金属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重金属是微生物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但是当重金属在菌体内浓度过高时 ,会对菌体产生毒性。微生物可通过细胞的表面富集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减小毒性的破坏 ,在重金属进一步的诱导下 ,菌体会产生由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组成的抗性基因 ,通过多途径的联合作用对重金属的毒性进行解毒  相似文献   
992.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废水生物脱氮中 ,利用载体固定、形成颗粒污泥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在增加生物脱氮速度、节省碳源、减少后曝气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方法 ,并实现单级生物脱氮  相似文献   
993.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固液分离作用在提高系统容积负荷和出水水的同时,也使生物反应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腐殖质,多糖,蛋白质等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上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TOC或COD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基质分解过程和内源呼吸过程,其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较多且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因此,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会出现积累,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过高积累不仅有可能降低膜过滤出水的水质稳定性,而且有可能影响污染活性,并引起膜污染。进水溶液和污染度是影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白腐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白腐菌(White rot fungi)是目前所发现的对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一类微生物。本文探讨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白腐菌种及其代谢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分析了对不同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96.
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是饮用水生物处理工艺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参数。总结论述了适用于表示饮用水生物处理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几种主要指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新型BOD微生物传感流动注射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99.
铅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青紫泥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铅(0、100、300、500、800 mg/kg)与苄嘧磺隆(0、5、10 mg/kg)单独及其复合污染对青紫泥田水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污染物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对微生物生物量C、N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交互作用在各个取样时期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7~14天下降到最低点;而对微生物生物量C/N比的影响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225-225
据相关资料.中国物种多样性目前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表现在中国约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另外,中国生物物种特有性高,拥有大量特有的和稀有的物种,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经济物种异常丰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针对目前生态环境退化,人为破坏继续,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正在组织制订《自然保护区遗传基因生物安全法》,组织制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