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5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3005篇
安全科学   806篇
废物处理   352篇
环保管理   639篇
综合类   6190篇
基础理论   1291篇
污染及防治   1524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稳态条件下,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处理山梨酸废水并进行基质降解动力学研究.实验表明,在污泥负荷为0.54~1.63 kg COD/(kg VSS·d)的范围内,COD去除率随着负荷的增加从85%降到55%.各隔室出水COD沿程递减,前3个隔室承担了去除COD的重要作用,但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后部承担的COD去除率比例增大.基于各串联隔室完全混合的假定,推导ABR中山梨酸废水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确定相关动力学参数及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三氯酚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对2,4,6-三氯酚(2,4,6-TCP)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可以有效降解2,4,6-TCP,Fe0与厌氧微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Fe0/厌氧微生物联合体系处理2,4,6-TCP的最优条件为:微生物接种量0.434 g VSS/L,Fe0投加量15 g/L,体系初始pH值7.0~8.0。  相似文献   
13.
臭氧降解乐果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70-72,76
  相似文献   
14.
15.
网络版摘要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2):110-111
微波作用下H2O2/分子筛协同处理孔雀石绿废水;以工业废弃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温度对SBR法生物除磷的影响;紫外光降解水溶液中邻硝基苯酚的研究;胶州湾东岸典型入海河流综合污染权重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8,(6):I0009-I0011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冶金有色、石油天然气开采 (一)对各地督查的重点内容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换发工作情况。 2.非煤矿山及冶金企业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情况。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具体落实情况。 4.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情况,以及打击非法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因此,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絮凝剂PF-2的成分分析及絮凝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得到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生的絮凝剂——PF-2在处理高岭土悬浊液时,具有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等优点,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6.5%.呈色反应和紫外扫描的测定结果表明,PF-2大部分为胞外分泌的多糖,含有少量的核酸,提取后每升发酵液可制得絮凝剂粗品2.3 g;ζ电位测定及氢键和离子键检验结果表明,PF-2与高岭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为离子键;红外光谱扫描分析PF-2中含有O-H、C-H、C=C和C-O-C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絮体形态表明,絮体结构密实,其絮凝机制为PF-2和高岭土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之后通过架桥作用絮凝沉淀.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混合菌修复油污染地表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辽河油田受石油污染的河床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一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采用二次交联化学方法对2株细菌单独及混合固定,分别进行了不同接种量的固定化细菌对油的降解,以及固定化混合菌对环境的耐受性和在自然地表水中对油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固定化混合菌对油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固定化单株菌,而且都优于游离菌。固定化混合菌pH在6~10、温度在20~40℃范围内能保持较好的活性。在120 h时,固定化混合菌对自然地表水中油的降解率达94.5%,对地表水中COD的去除率达89.6%。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固定化载体的微观结构适合细菌的生长,固定化混合菌在载体内部形成高密度的菌群。以上的研究为固定化微生物应用于油污染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