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7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2017篇
安全科学   331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3859篇
基础理论   895篇
污染及防治   811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60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传统方法与微生物法治理C(rⅥ)污染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微生物法的优点;其次,介绍了目前为止已成功筛选出的对Cr(Ⅵ)有解毒作用的细菌、真菌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微生物治理C(rⅥ)污染的机理并指出此法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此法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一、前言自1971年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设计启动运行第一实验装置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以来,许多国家相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UASB反应器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处理,成为最普遍的高效厌氧处理废水设备之一。由于UASB反应器不配备有回流装置,而是靠系统本身的结构来有效地滞留污泥,所以  相似文献   
93.
多种染料的微生物脱色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从印染、毛纺等废水处理场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3株对36种染料有脱色能力的细菌。其中三株转化单胞菌D_(32),D_(33),D_4分别对29种染料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其完整细胞对单一染料的脱色活力达2.6mg·g~(-1)(细胞湿重)·h~(-1)。对脱色反应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94.
对某铜锌冶炼厂周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抗性细菌数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冶炼厂周边土壤几种重金属含量与对照区土壤相比明显的增加。冶炼厂周边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总数下降,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生理类群数量明显减少。抗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壤长期受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中细菌抗重金属水平提高,耐性菌种多。  相似文献   
95.
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酸性矿山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叙述了几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中和法、硫化沉淀浮选法、微生物法和人工湿地,并介绍了它们的机理、特点及实验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由此对我国的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6.
游离附生假单胞菌对铜绿微囊蓝细菌中32P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分析游离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富集^32P的铜绿微囊蓝细菌(Microcystis aeruginosa)中磷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囊蓝细菌生长的延迟期和对数期.游离附生假单胞菌的加入抑制了微囊蓝细菌中^32P的释放,而对蓝细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微囊蓝细菌生长的稳定期和衰减期,假单胞菌促进其蓝细菌细胞内^32P的释放,同时也加速微囊蓝细菌的衰亡.假单胞菌对微囊蓝细菌^32P释放的促进作用是由于自身的吸磷能力导致的.假单胞菌的吸磷量由假单胞菌生物量和细胞内磷浓度决定,假单胞菌在微囊蓝细菌的整个生长阶段生物量不断增加,而体内^32P浓度在开始阶段很低.直到微囊蓝细菌进入稳定期才达到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7.
以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为供试植物,采用三室装置对不同接种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磷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混合茵根真菌的侵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接种单一菌根真菌的处理.接种菌根对植物生长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的促进作用均较为明显,三种接种处理植物之间的生物量差异不大,接种AM菌根促进了细茵和放线茵数量的增加,对真菌数量略有促进.接种菌根对根际土壤磷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为进一步的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郭玉妹 《福建环境》1995,12(5):32-32
试验了两个温度系统对生物污泥中微折影响,当温度控制在20 ̄25℃时,去除率高,处理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
无外动力免维护24小时水质采样器利用机械原理,无需的由人工一次给定弹性势能,将机械势能控制为齿轮盘匀速转动。控制采样管按要求时间等间隔将水样分置于采样器中,完成规定时间内的连续自动采样。  相似文献   
100.
Kauane  R 《内蒙古环境科学》1999,11(2):47-48
从土壤中分离的红苹红球菌株S-1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我们发现酒精可作为它产生絮凝剂的碳源。乙醇为其絮凝剂产生及培养时间提供最佳条件,在乙醇环境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生及碱性的悬浮性污物有大范围的絮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